长时间玩游戏会引发抽动症?
抽动症的发病与遗传、脑轻微损伤、缺氧、微量元素失衡、精神和环境因素等都有关系,与平时的不良生活习惯也有很大关系。暑假期间,长时间宅在空调房里接触电子产品,缺乏运动、没怎么出汗,造成神经功能紊乱引发的。比如爱玩电子产品,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使眼部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暑假学习压力大,一直在上辅导班,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或者爱吃不健康的零食等,都可能成为抽动症的诱因。

抽动症表现:
主要的表现是,相继或同时出现肌肉抽搐和异常发声,或伴有秽语。抽搐突然、快速而复杂,常由面部开始,逐渐波及颈、肩部肌肉而后达躯干及上下肢。面部不自主运动常表现为眨眼、斜眼、扬眉、张口、耸鼻、做鬼脸等;头颈部抽动表现为点头、摇头、斜颈、挺颈、扭脖子、耸肩膀等;躯干部的抽动表现为挺胸、扭腰、握拳、甩手、举臂、踮脚、抖腿、步态异常等。

异常发声或伴秽语:不由自主地发出干咳声、吼叫声,或“啊啊”、“吭吭”、“喔喔”、“嘘嘘”声,或发音时重音不当,或如犬吠;可同时伴有秽语、咒骂,或随地吐唾沫。
如何预防抽动症:
1、孩子饮食要注意营养丰富,吃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日常可多吃有益于健脑的食品及维生素类食物,尽量不要吃含铅、色素、防腐剂过多的食物、饮料,以及辛辣油炸食物。

2、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按时作息,还有培养孩子的正确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

3、要注意家庭教育方式,爸妈不可对孩子进行体罚,也不可过分溺爱。粗暴强制的教育方法和过度溺爱、过度保护,事事关心和干涉都可使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养成任性、脾气暴躁、注意力差等不良习惯,最终导致小儿抽动症的发生。

4、要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多给孩子关爱,多和孩子沟通,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孩子长期存在心理压力、情绪不良。

5、督促孩子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平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帮助孩子增减衣物,让孩子多喝水,避免上火,也避免受寒伤风,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