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法治愈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肺部疾病。尘肺病是我国目前最严重、最常见的职业病,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尘肺是一组职业性肺部疾病的统称,主要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不同致病性生产性粉尘并在肺部沉积,引起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主要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焊工尘肺、铸造工人尘肺。2010年以来,每年报告的尘肺病新发病例均超过2万例。截至2017年,我国报告职业病95万余例,其中尘肺85万余例,占89.8%,主要是矽肺和煤工尘肺。
虽然尘肺是目前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之一,但社会各界对它的关注度极低。♬中国是一个农民工大国,农民工占尘肺患者的90%。尘肺病患者群体主要是一些低层次的农民工。他们大多文化程度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在实际工作中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农民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很少了解尘肺病的相关知识,以致不知道自己患有尘肺病。很多人发病后得不到相应的治疗,只能等死。对于确诊的尘肺患者,后期的治疗费用往往是家庭最大的负担。据相关调查研究,我国每名尘肺患者平均每年医疗费用为6.5万元。按照尘肺确诊后的平均32年生存期计算,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每位患者患病后造成的经济负担平均为208万元。
目前的医疗技术还无法治愈尘肺病。发病后只能靠药物或其他医疗器械维持生命。因此,尘肺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预防。
从早期预防尘肺病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尘肺患者主要从事粉尘较多的行业。首先,要督促企业减少粉尘排放,鼓励企业改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国家要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逐步淘汰落后落后的生产设备,从根本上提高尘肺病患者的工作环境。其次,加大企业内部宣传力度,普及尘肺相关知识,定期向员工进行宣传。最后,企业和员工要相互配合,履行各自的义务。对于经常接触粉尘的工人,企业要加强对尘肺病患者的劳动保护,工人要及时、科学地穿戴好防护措施,企业要做好员工入职、上岗的体检工作。工作,然后辞职。有关行政机关要定期对辖区内企业进行检查,并及时备案。
尘肺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尘肺病的病程和临床表现取决于患者在生产环境中接触的矿尘的性质和浓度、工作时间长短、防护措施、个体特征、患者有无并发症等。不同类型的尘肺有不同的表现。区别。硅尘(silicadust)引起肺纤维化的能力最强,由其引起的矽肺也是尘肺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也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尘肺病。矽肺一般在接触粉尘后20~45年内发生,故又称慢性矽肺。接触粉尘浓度高者发病较快,可在5~15年内发生,病程进展较快。其次是石棉纤维粉尘,它不仅具有强烈的引起肺纤维化的作用,还可以引起肺癌和间皮瘤。在我国,患尘肺的煤工人数最多,因为他们经常接触含有二氧化硅和煤尘的混合粉尘,所以病情比较严重。
一般而言,早期尘肺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体征,或症状较轻,常被患者忽视,肺功能常无明显改变。随着病情的发展,尘肺的症状逐渐出现并加重。以呼吸系统为主的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四种症状为主,还有喘息、咯血和全身症状。尘肺通常病程较长。即使患者脱离粉尘暴露环境,病情仍会进展加重。是一种需要终生康复的慢性病,适用于慢病防治的基本方略。通过良好的治疗,许多尘肺患者的预期寿命可以达到一般人群的平均水平。
研究表明,通过全面的健康管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并发症,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尘肺病虽然不能治愈,但可以保持基本正常的生活质量以及比较健全的社会活动能力。
那么,尘肺病患者如何管理自己的健康呢?
职业病登记报告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诊断为尘肺病的患者进行登记,并向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职业病,纳入尘肺病健康管理系统获取患者相关信息,及时了解病情,安排职业健康监测和必要的随访。
退出粉尘作业
一旦确诊为尘肺病,患者应离开原粉尘作业岗位,不得再从事其他粉尘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