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导致肾功能衰竭、视网膜病变(严重者可导致失明)、截肢和心脑血管事件,致残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微循环障碍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改善微循环障碍对于预防、延缓和治疗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上,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不仅在以微血管病变为主的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在大血管病变共同参与的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病变和微血管病变。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的药物治疗有相应的用药原则: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综合征,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仍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微循环障碍贯穿糖尿病的整个病程,应遵循“早期、个体化、合理结合、安全为主”的原则,改善糖尿病微循环。
根据荟萃研究,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草药和中药制剂常被用于治疗糖尿病微循环障碍。
(1)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神经细胞。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引起的间歇性跛行。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网膜毛细血管血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可进一步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尿白蛋白排泄率。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88.9%。

(2)复方丹参制剂:由丹参、三七、冰片等中药组成,具有提高机体抗凝血和纤溶活性,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防止脂质过氧化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Meta分析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可显着降低24小时尿蛋白总量,但对血肌酐和血糖无影响。此外,复方丹参滴丸还可以改善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瘀症状,提高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有效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咳络心胶囊:由黄芪、女贞子、水蛭、大黄、太子参、枸杞等中药组成。一项系统评价表明,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克络欣胶囊可显着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糖脂代谢,降低血肌酐水平和尿白蛋白排泄率。

(4)复方血塞通:由三七、丹参、黄芪、玄参等药味组成。临床用于气血瘀阻、气阴两虚,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粘度,起到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荟萃分析显示,与单用羟苯磺酸钙相比,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视力、视野灰度、黄斑部厚度、血管瘤体积、血管瘤数量、出血点等方面有更好的疗效。面积和中医症状积分明显改善,临床疗效较好,临床复发率较低。另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降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沙坦类降压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优于单用prix/sartan抗高血压药物。
(5)金利达:由人参、黄精、全草、苦参、刺参组成。临床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苏颜等。报道金利达颗粒治疗30天可显着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血肌酐水平。
以上药物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建议自行购买!
参考文献: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202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