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由尿酸盐沉积引起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它是一种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与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的炎症性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痛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呈年轻化趋势。痛风除了异常疼痛和关节损伤外,高尿酸血症的病理生理状态还与肾脏、内分泌代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严重的痛风可导致关节变形和残疾,引起或加重其他多器官损害,并发肾脏疾病,应引起足够重视。

痛风是一种慢性病,可能会导致多种并发症,但只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规范的治疗,是可以明显改善甚至治愈的。
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所有的慢性疾病来说,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疾病康复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痛风也不例外。痛风患者需要坚持的健康生活方式不同于其他慢性病。详细情况如下。
1。低嘌呤饮食。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海鲜、肉类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食用富含嘌呤的蔬菜(生菜、菠菜、蘑菇、菜花等)、豆类及豆制品会引起痛风发作。因此,提倡多吃新鲜蔬菜,适量食用豆类及豆制品。
2.多喝水。心肾功能正常的人需要保持适当的身体水分,多喝水,保持每日尿量2~3升。可以喝牛奶和奶制品(尤其是脱脂牛奶和低热量酸奶),以及避免饮用可乐、橙汁、苹果汁等含果糖的饮料或含糖汽水。
3.水果富含钾和维生素C,可以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痛风患者可以多吃果糖少的水果,如樱桃、草莓、菠萝、西瓜、桃子等。
4.戒烟戒酒。饮酒会增加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发作的风险,饮酒量与痛风风险呈正相关。吸烟或被动吸烟会增加痛风的风险,因此应避免戒烟和被动吸烟。
5.减肥。肥胖会增加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的风险,减肥可以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建议高尿酸血症患者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6.经常锻炼。经常锻炼可以减少痛风发作的频率,减少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死亡。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30分钟/天×5天/周)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时心率范围为(220-年龄)×(50%-70%)].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诱发痛风发作。

规范化治疗
痛风是高尿酸血症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疾病表现之一。对于有以下情况的患者,需要进行规范的降尿酸治疗:痛风反复发作(12个月内≥2次)次、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损害、肾脏损害(肾小球滤过率<60毫升/分钟)、尿路结石病史、使用利尿剂、原发性痛风早发。
痛风患者如何选择治疗药物?应根据痛风的发作和个体的病理生理状态选择药物。♬痛风急性发作
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目标是改善疼痛症状。主要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解热镇痛药和秋水仙碱。疼痛控制后,即可停药。如何选择药物因人而异。
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重度急性痛风发作伴有严重全身症状的患者、秋水仙碱和止痛药无效或作用有限的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或既往有反复消化性溃疡/出血病史者禁用解热镇痛药;肝功能异常(转氨酶超过正常指标2倍)或骨髓抑制患者禁用秋水仙碱。如果在治疗期间出现腹泻,则必须停药。
慢性痛风患者
慢性痛风患者以降尿酸治疗为主。如果在降尿酸治疗期间出现痛风急性发作,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解热镇痛药、秋水仙碱来改善疼痛症状。慢性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原则上需要长期规律用药。降尿酸药物主要有别嘌醇、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如何选择药物也因人而异。
别嘌醇是降尿酸的首选药物,但应根据肾功能状态调整剂量,肾功能衰竭及对别嘌醇过敏者禁用;非布索坦是别嘌醇的替代药物,降尿酸作用更强,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但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对于尿酸排泄障碍的患者,可选择苯溴马隆进行治疗,但对于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宜使用该药。

降尿酸治疗的目的
降尿酸治疗的初始目标是降低和维持血尿酸≤300μmol/L的目标水平,以防止尿酸盐结晶的形成和消除现有的晶体。血尿酸水平越低,晶体消除越快。经过数年的有效治疗,当痛风石已消退,患者无症状时,可调整降尿酸治疗的剂量,使血尿酸水平维持在相对宽松的目标水平,即≤360μmol/L避免结晶沉积和极低血尿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