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5 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千呼万唤始出来」。其中,一项数据公示「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26402 万人,占总人口的 18.7%;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19064 万人,占总人口 13.5%」。
要知道,当一个社会中的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7% 时,就说明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的这个占比数据达到了 13.5%,毫无疑问,我国已经彻彻底底地迈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这一步迈得相当深!
年纪一旦大了,各种慢性病就开始找上门来。数据显示,我国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且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显著上升,尤其在 ≥ 80 岁的高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更是接近 90%。也就是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高血压患者将越来越多。
高血压作为老年群体常见的慢性病,一旦管控不当,恶化发展时,极易引起心脑肾并发症,同时也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
想想看,工作了一辈子,好不容易喜迎退休要享清福的时候,却发现「血压一高、身不由己,没有了远方,只有眼前的血压仪和降压药」……
当然,也别着急沮丧,尽管高血压是一种终身疾病,但可管可控!关于老年高血压,它有哪些特点,在平日里应该如何科学管理呢?
老年高血压的 4 大特点
首先,区别于其他年龄段,老年高血压患者会有以下临床特点:
1. 脉压差较大
即「高压与低压相差较大」,脉压 > 40 mmHg 视为脉压增大。
这是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和各器官逐渐退化,尤其动脉硬化显著,血压调节能力下降,使得高压增高,但低压较低,出现脉压差较大的情况。
2. 血压波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