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疾病的约有 400 余首,占他诗歌总数 10% 以上。这些诗作中主要体现了白居易的四大疾病,眼疾、肺疾、腰疾、足疾。
在这些病里,「足疾」古时候也称之为风痹症,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痛风。(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那个天天泡吧的「酒鬼」李白,也就只写过几首描写疾病的诗。)

图片改编自网络图片,侵删
关于痛风,白居易在诗中是这么说的:
「风痹宜和暖,春来脚较轻。」
——《春暖》
看样子春天回暖之际,他的足疾(痛风)症状有所缓解,只可惜并未痊愈。
又有诗曰:「足疾无加亦不瘳,绵春历夏复经秋。」
——《足疾》
他说的没错,足疾(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年复一年,无论春夏秋冬地折磨着他。
更有诗云:「梦中足不病,健似少年日。」
——《梦上山》
也许只有在梦中,他才能变回从前那个少年,没有痛风发作的烦恼,作诗的灵感再也不受足痛的侵扰……
看到这里,好奇的读者就要问了:大唐生活这般繁华,那痛风患者多吗?白居易怎么会患上痛风的?
据悉,大唐人口的顶峰应该出现在唐玄宗天宝时期。根据户部「第 N 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当时全国约有 8000 万人。至于当年究竟有多少人得了痛风,发病率是多少,自然不得而知,但推测患病人数不会太多。
毕竟痛风在过去可是「富贵病」。
只有那些饱食且终日缺乏运动、流连于歌舞伎町、饮酒作乐的达官显贵才有资格患上这种病。而广大劳苦人民,少闻此疾。
回到当下,我国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已达 1.2 亿,痛风患者超过 750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