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远远不够。安卓有约2000万开发者,苹果iOS有约2400万,鸿蒙只在数百万级。和前二者相比,鸿蒙开放平台只是一个刚刚开始蹒跚学步的小娃娃。
巧合的是,华为发布手机版鸿蒙前一周,谷歌发布了物联网操作系统Fuchsia。这款操作系统,被定位为谷歌在物联网时代的安卓。从竞争关系来看,它和鸿蒙形成了直接竞争关系。
三星已成为谷歌Fuchsia开源代码的主要贡献者。有未经三星官方证实的外媒消息称,未来三星有可能率先采用Fuchsia系统。这个消息如果属实,Fuchsia有全球手机出货量最大的三星支持,会是鸿蒙不可小觑的竞争对手。
竞争不只在鸿蒙与Fuchsia间,多位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物联网生态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未来至少十年还有漫长的路要走。鸿蒙能否成为物联网时代统治级的操作系统,变数依然很大。
总体来说,相对于手机,物联网领域,鸿蒙会更轻松一些。从最终目标来看,“1+8+N”,任何一个环节都要做好。
美国接二连三制裁的被动局面下,华为已经深谙基础软件国产化替代的迫切性,杨海松说,华为需要有“根”能力。杨海松说,“就是拥有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的‘根’,否则不会有话语权。还会随时受制于人。”

(杨海松在一次演讲中展示的PPT。图/柳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