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研究表明:中药占药物性肝损伤的比例较高,事实的真相是什么?

常驻编辑 健康常识 2022-12-07 损伤   苍耳子   草乌   中药   菊科   比例   何首乌   中草药   鼻炎   毒性   西药   基因   药物   患者   真相

几年前,有一位西医专家做了一个研究,把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做了一个统计,然后发表了一篇论文,特别指出中草药占药物性肝损比例很高,达23.7%。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们看一下结论:原来他把西药分成了好几大类型,如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肿瘤药……等,而把中草药单独列为一大类。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样我们就明白中草药为什么就这么突出了,要按这么分,中药也要以补气药、补血药、活血药、清热药……等多种分类来计算,这样才公平吧?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药占了23.7%,那西药占了70%以上,这样一比较,到底谁占的比例更高呢?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部分中药是有肝毒性的,不过现在很常见的中药引起肝损伤的例子是因为患者自身对中药的使用不当。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1、有毒药物没有经过炮制

比如最常见的何首乌,分为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生何首乌有很强的肝毒性,但经过九蒸九晒炮制过后毒性就会大大降低。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很多患者根本没有分清自己手上到底是生何首乌还是制何首乌,甚至从山上挖来生何首乌就拿来熬汤或泡酒喝,所以导致了中毒。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制何首乌也有一定的肝毒性,不过现在有一项研究发现:何首乌诱发特异质肝损伤是有易感基因的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通俗地说,制何首乌仅对极少数有易感基因的特定人群有肝损伤风险,对绝大多数人群是安全的。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2、煎煮方法不恰当

比如乌头碱类的生川乌、生草乌。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现在一般中医都会用制川乌、制草乌,还要交待患者煎煮方法;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比如熬药时要久煎,或加蜂蜜煎,再加一些解毒的黑豆、生姜、甘草等一起煎,这样就会大大降低毒性。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而很多患者直接用生川乌、生草乌来泡药酒喝,这样不中毒才怪。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3、对名字相似的药物分辨不清

比如常见的三七和土三七。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七属于五加科人参属,可以化瘀止血、消肿止痛;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土三七为菊科,有肝毒性,可造成肝小静脉堵塞。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分不清三七还是土三七,所以导致了肝损伤。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4、过量使用某种中药

如苍耳子治疗鼻炎。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些家长网上看文章,看到苍耳子可以治疗鼻炎,就去抓了一大把苍耳子煎煮后给孩子服用,结果药物过量了,造成了急性肝损伤。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以上几种,是某些中药“伤肝”的很大一部分原因。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药是一种药物,有一定的偏性,要在医生指导下才能服用,它不是任何普通人都可以随便拿来服用,或者养生的。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市面上的中药有几千种,而有伤肝副作用的大概只有几十种,比例非常低。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2020年版《中国药典》将具有潜在毒性的中草药进行了分级,共83种。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中低毒性药物占据31类,中毒性有42类,剧毒药物10类。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服用以上这些药物时一定要特别小心,不要久服、过量服,还要注意煎煮方法。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服用过程中出现恶心、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厌油腻、皮肤眼睛发黄等症状,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抽血检查有无肝功能损害。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即使是这些中药,经过恰当的炮制、煎煮、配伍,及控制剂量,毒性也可以得到降低和控制。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实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有引起肝毒性的一部分药物。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药物不是食物,不可乱服,有问题找医生,而不是网上看文章,自己买药服。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把中药的肝毒性不断夸大,让人们潜移默化中产生“中药=肝毒性”的想法,从而让人们不敢使用中药,是某些利益集团背后的阴谋所在。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mLa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劳损怎么办(腰肌损伤怎么办)
  • 人为什么会得强迫症(长期重度强迫症会损伤大脑吗)
  • 半月板损伤如何恢复 半月板损伤最忌什么动作?
  • 属鸡的幸运色是什么颜色2022年,1993年属鸡的幸运色
  • 研究证实:孕期4种行为“损伤”胎儿智商,孕妈别再贪图一
  • 天天喝酒的人是不是经常锻炼就可以减轻对身体的伤害?
  • 鸡蛋是修复肝脏的“加速剂”?提醒:5种食物皆有助于肝脏
  • 有效减少运动时的损伤,这件事一定要记住!
  • 认知假象(下):这受到损伤,却可能令你感到快乐|假象09
  • 警惕!高声说话、玩具噪音等或致儿童听力受损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