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是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表现为身上突然瘙痒,起大片的风团,或搔抓后出现条状的风团,一般24小时内可以消退,然后又不定时发作。

荨麻疹按病程可以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还可以按类型分为人工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冷接触性荨麻疹、热接触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等多种类型。
西医治疗荨麻疹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等,控制症状后,逐渐减量,这个疗程大概要半年或更长时间。

如果单个抗组胺药效果不佳就要采取加量的方式来控制;
如果还是没有效果,会配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激素等;
如果更严重更顽固的病例就要用上生物制剂——奥马珠单抗了。

中医称荨麻疹为“瘾疹”,中医治疗荨麻疹强调个体辨证,一般从风、寒、湿、热等论治,从体质出发,不仅可以治疗荨麻疹,还可以对整体体质做一个调整。
中医经方指的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方子,“六经能钤百病”,同样也可以用于皮肤病的治疗。
现举3个医案来说明一下中医经方治疗荨麻疹的思路:

第一个案例:
患者,女,35岁,皮肤起风团瘙痒半年余,平时怕风,夏天怕吹空调,冬季手足冷,人感疲劳,口干,口苦,食欲正常,睡眠差,入睡难,烦躁明显,腹胀,舌暗苔白,脉弦细。
用方:柴胡桂枝汤+栀子厚朴汤加减

用药2周,症状即减轻一半,风团发作次数减少很多,且口苦、烦躁、睡眠差等症状也得到改善,调整药方后继续服药2周,风团基本消失。
按:用小柴胡汤要善于抓住患者的体质,小柴胡汤的体质一般是“瘦弱筋骨质”,有口苦、烦躁、精神不振的症状;
桂枝汤治疗表虚证,恶风、汗出,但该患者平素不易汗出,所以另加荆芥、防风开表;
患者烦躁、腹胀明显,加栀子厚朴汤,可以除烦消胀。
第二个案例:
患者,女,27岁,皮肤反复起风团伴瘙痒半年,目前口服氯雷他定,但仍控制不佳,平时怕冷、怕风,出汗较少,皮疹发作时也很怕风喜暖,手脚冰冷,食欲可,疲劳,睡眠可,经常月经推迟,量少,舌边尖稍红苔白,脉弦细。
用方:桂枝汤+玉屏风散加减

用药10天,患者风团基本消失,且怕风、疲劳等症状好转很多。
按:桂枝汤一般适用于“肤白瘦弱”的人群,患者表现为汗出、恶风,但很多患者平素出汗较少,可以在桂枝汤基础上加上适量的荆芥、防风来开表,类似麻桂各半汤;
当患者明显怕风、疲劳、气短时,合上玉屏风散补气固表。
第三个案例:
患者,男,41岁,荨麻疹病史10多年,长期使用抗组胺药控制不好,风团反复发作,夜间严重,疲倦,胃胀,嗳气,胃怕凉,体检胃部幽门螺旋杆菌(+),食欲可,平时怕冷,但风团发作时怕热,舌尖红苔白厚,脉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