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总是心慌,头晕恶心,便溏,这是怎么回事?”回答:综合您的情况可能是“心脾两虚”,建议您吃些中药调理。同时注意饮食规律,多吃红枣、桂圆之类补气血的食物。在中医上讲,眩晕的病因分为本虚和本虚标实两类。本虚常由阴亏、...
荨麻疹是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表现为身上突然瘙痒,起大片的风团,或搔抓后出现条状的风团,一般24小时内可以消退,然后又不定时发作。荨麻疹按病程可以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还可以按类型分为人工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
经常听患者和朋友这样说,“我的身体是上热下寒,什么都不敢吃,吃几个大枣、桂圆、泡点黄芪枸杞水喝就上火,腰和腿还凉。” 人体是一个大循环。组织上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彼此为用;病理上,又相互影响。人体本身要...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甘草泻心汤证之第158条三、里部病辩证一、阳明病二、太阴病三、部证2、甘草泻心汤证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之第164条三、里部病辩证一、阳明病1、纲领证11、大黄黄连泻心汤证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厚姜半甘参汤证之第66条三、里部病辩证一、阳明病二、太阴病9、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发汗后,表证已解,而腹胀满,其病当是胃...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瓜蒂散证之第166条 三、里部病辩证一、阳明病1、纲领证5、瓜蒂散证166、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寸脉微...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大陷胸汤证之第134条三、里部病辩证一、阳明病1、纲领证7、大陷胸丸、汤证134、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大陷胸汤证之第149条三、里部病辩证一、阳明病1、纲领证7、大陷胸丸、汤证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之第154条三、里部病辩证一、阳明病1、纲领证11、大黄黄连泻心汤证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大柴胡汤证之第165条 大柴胡汤--经方中医程医生制作 中部病辩证一、少阳病二、少阴病三、部证四、合病、合证7、大柴胡汤证 少阳太阴阳明合证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黄连阿胶汤证之第303条 中部病辩证一、少阳病1、纲领证5、黄连阿胶汤证303、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山田氏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十字,宜从《肘后...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表部厥阴病之葛根汤证第31条 表部病辩证一、太阳病二、厥阴病三、部证葛根汤证31、太阳病,项背强几儿,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恶风”下,可发汗篇及《玉函》、《外台》,并有“者”字,是。 葛根...
黄连阿胶汤原书用药及用量 黄连阿胶汤是一张经典的治疗阴虚火旺、阴津亏耗之除烦止血方。其用药组成、用量及煎服方法如下: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
导读: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297期#闪光时刻主题征文#昨天文章,分享了医生用甘草泻心汤治疗上热下寒中间满的口疮医案,值得很多久治不愈缠绵不愈的口疮患者重视和回味。文中,提到甘草,在中医药领域,中药甘草确实是个好东...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