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之第164条三、里部病辩证一、阳明病1、纲领证11、大黄黄连泻心汤证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调胃承气汤证之第94条 三、里部病辩证一、阳明病1、纲领证4、调胃承气汤证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一作尺脉实)者,下之...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大陷胸汤证之第137条 三、里部病辩证一、阳明病1、纲领证7、大陷胸丸、汤证137、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哺所小有潮热(一云日晡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大陷胸汤证之第135条三、里部病辩证一、阳明病1、纲领证7、大陷胸丸、汤证135、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脉沉而紧,《玉函》作其脉浮紧。此大...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白头翁汤证之第373条三、里部病辩证一、阳明病1、纲领证10、白头翁汤证373、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以有热故也五字,《玉函》、《千金翼》并作“为有热也”四字...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大承气汤证之第242条 三、里部病辩证一、阳明病1、纲领证2、大承气汤证242、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 (一作息)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尾台氏云:此里热结成...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大承气汤证之第220条 三、里部病辩证一、阳明病1、纲领证2、大承气汤证220、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成氏云:本太阳病,并于阳...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大承气汤证之第238条 三、里部病辩证一、阳明病1、纲领证2、大承气汤证238、阳明病,下之,心中懊侬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阳明病纲领证之第180条 三、里部病辩证一、阳明病1、纲领证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一作寒)是也。 成本无“是”字,《玉函》冠此条于篇首。 山田氏云:阳明,指里而言。盖邪之中人,始...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栀子豉汤证之第78条 中部病辩证一、少阳病1、纲领证3、栀子豉汤证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未欲解也,《玉函》作此为不解。《伤寒类...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栀子豉汤证之第228条 中部病辩证一、少阳病1、纲领证3、栀子豉汤证228、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恼,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山田氏云:此阳明病下后,大...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少阴病纲领证之第281条 中部病辩证一、少阳病二、少阴病1、纲领证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山田氏云:但字下,脱“恶寒”二字,当补之。何则?但者,示无他事之辞,但头汗出,余处...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纲领症之第263条 中部病辩证一、少阳病1、纲领证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六经病篇之首,各有之为病一条,说者相承,以为本经病之提纲。今复考之,惟太阳、太阴二条,足以赅...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表部厥阴病之桂枝汤证第42条 表部病辩证一、太阳病1、纲领证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二、厥阴病1、纲领证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
年少创业到青年已近尾声,不知不觉9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回望这9年的确让人唏嘘不已。从18岁那个满身傲骨、锐不可当但是懵懂幼稚经历了社会的反复的捶打、磨炼、欺骗逐渐归于当今的平和、稳定。无论是面对任何的困难都不再...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