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门诊来了一位慢性病患者,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各方面的症状都有明显的缓解。下面我们便为大家分享一下此患者的治疗案例: 患者为57岁男性,高血压病3年。最高血压可达160毫米汞柱,平时生活调理为主,未服西药,也未监测血压...
导读:慢性腹泻,是困扰很多朋友的一种疾病,也是造成人体某些脏腑虚损,尤其是脾胃虚弱的重要原因。今天,我们通过医圣仲景“六经三十六方”的太阴病第四方,来认识一下慢性腹泻的大致治疗思路,尤其是脾虚小肠-腹泻的具体治疗方...
三生万物,来自于道德经。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很多人把他看作是生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演化过程,其实这是错误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讲天地人三才。在周易里边,一个卦有6个爻,每两个爻各分为天地...
今日要点提示:经渠五输穴治五脏六腑疾患别名无。 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荥;注于太渊,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输;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
别名无。来源本穴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侠白者:在天府下,去肘五寸动脉中,手太阴之别。刺入四分,留三呼,灸五壮。定位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天府下1寸。 释义侠:通挟,傍也。白:西方白色,...
别名下管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四时气》。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定位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释义下,相对于上、中而言。脘,胃也。 本穴在胃腑的下底大弯处,《类经图翼...
阴陵泉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下关于祛湿的这个话题,在大自然中,存在湿气,当大自然阳光不足的时候或者土质不好的时候,最容易产生湿气。人体也一样,阳光不足就好比我们人体的阳虚,新陈代谢缓慢,或者土质不好(脾虚或者痰湿困脾),都...
在身体内外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情志会由五脏产生,同时它又能反作用于五脏,影响人体的经脉,从而影响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情志影响十二经脉运行,十二经脉是不是畅通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只有情志平和才能使十二经络通畅,进一...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表部之第108条一、名称与概念一、表部二、中部三、里部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215、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 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桂枝加大黄汤证之第279条三、里部病辩证一、阳明病二、太阴病三、部证四、合病、合证2、桂枝加大黄汤证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通脉四逆汤证之第317条三、里部病辩证一、阳明病二、太阴病三、部证四、合病、合证13、通脉四逆汤证 厥阴太阴合证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之第359条三、里部病辩证一、阳明病二、太阴病三、部证四、合病、合证10、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太阴少阳合证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抵当汤证之第257条三、里部病辩证一、阳明病二、太阴病三、部证四、合病、合证6、抵当汤丸证 阳明厥阴合证257、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黄连汤证之第173条三、里部病辩证一、阳明病二、太阴病三、部证四、合病、合证1、黄连汤证 太阴少阳合证173、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黄连汤主之。成氏云:此...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四逆汤证之第372条三、里部病辩证一、阳明病二、太阴病13、四逆汤证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