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气味,为什么别人闻得到,老人自己觉察不到呢?
对于嗅觉来说,一个评判的指标是“气味阈值”,也就是某种刺激气味能被人体觉察到的最低浓度。
“气味阈值”越低,说明一个人的鼻子越灵敏。
但是研究发现,老年人的“气味阈值”,比年轻人普遍要高2~15倍,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嗅觉功能会逐渐减弱,鼻子对气味的识别、辨别越来越不灵敏。
对于患有某些疾病的老年人,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嗅觉的丧失会更严重。
何况对于人类来说,嗅觉有适应性。即便一开始能识别出某种气味,但是在这种气味的环境中待了一定时间后,就不会敏感了。
勤洗澡、多换衣服
如果因为年龄或疾病,身上分泌有味的物质无法避免,尽量勤洗澡(如果有条件的话,至少两天需要洗一次澡)、多换衣服(洗澡后就更换,不要等到有明显的味道),可以避免身上、衣服上的气体分子越积越多。
也多给老人住的地方开窗通风,不但可以增加空气的清新度,也能减少生活环境中有害病菌的累积,有益健康。
多动动
生命在于运动,对老人来说也是一样。只要身体状况允许,老人都应该进行适当的锻炼。
这样可以减少各种慢性病的风险,能够更长久地保持肝脏、肾脏的正常功能,减少因为这些器官功能损伤而出现的体味。
老年人每周最好完成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比如快走、跳舞、园艺等),或每周至少75分钟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比如跑步、爬山等)。
不要成为一个胖子
如果体重超标,很多会产生“老人味”的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风险都会增加。
想要避免成胖子,不但需要有必要的运动量(参照第2点),还需要注意均衡饮食,少吃煎炸等高热量食物。
最后划重点啦
1.“老人味”确实存在,可能是年龄大了,身体产生了2-壬醛等怪味气味,也可能是有些代谢疾病(比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等),或是有酗酒、吸烟等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