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字一句的向家属发问:有没有吃过花生或瓜子等坚果,吃过后是否有呛咳表现,患儿妈妈说1周前吃过花生,吃的时候有哭闹,有呛咳表现,但是咳嗽过后就没那么严重了,就是之后就开始咳嗽了,就在诊所拿点药吃了,咳嗽不缓解,后来有痰,昨天发烧了就去县医院住院了,去的时候没这么重,不知怎么就成这样了。
结合病史特点,应该符合突发性的气管阻塞表现,也有进食花生呛咳史,高度怀疑支气管异物阻塞。此时患儿爷爷插了一句:在吃花生之前就有咳嗽,不一定是吃花生的事。我不明白这句话有没有其他含义,但我知道异物只能是高度怀疑,没有进一步的证据去上手术是要承担极大的压力的,万一没有异物,估计麻烦就来了。夜间多次镇静及肌松药物应用,好在能使患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左右。
第二天一大早,连荣主任再次跑来病房看患儿情况,经过一夜的对症治疗,右肺代偿情况好转,但左肺仍听不到呼吸音,要想解决患儿呼吸问题,必需解除阻塞。
再次跟家属沟通后,我决定CT下气道重建检查,备好人工气囊、氧气,安排好一切事宜,带着见习的同学们和护士一起下楼做CT。把患儿推出监护室的一刻,患儿妈妈看到气管插管下的宝宝,不由得瑟瑟发抖、泣不成声,我心中不免一阵酸楚,我感受到这位妈妈的紧张害怕和无尽后悔。

昨天的夜班已折腾了一夜,但孩子的病情问题没有解决,是万万不会回家休息的,如果证实是异物,我们就有了治疗的方向,孩子就有希望活下来。想到这里我穿上铅衣陪着孩子进入128排CT检查室,由于需要捏人工气囊,完全顾不得暴露于射线下,有人可能会说我太傻,但那时我知道患儿需要我这样做,家属也需要我在场给他们以信心。

CT很快结束,一行人转运患儿回病房,此时的患儿妈妈双手攥在一起一直念叨:小天(化名)撑住...小天撑住...小天撑住...
10分钟后放射科电话报危急值:患儿左侧主支气管异物伴肺不张。诊断明确,连荣主任和麻醉科樊腾医师第一时间去手术室做准备,苗文杰大夫第一时间来到我科向家属告知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风险情况,家属理解签字。

我再次跟随患儿到手术室,害怕出现危险情况,以便协助抢救。所幸,麻醉顺利,手术顺利,一切准备就绪,连荣主任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大约20秒就从支气管镜中夹出大半粒花生,我不禁称赞连主任的高超技术,连主任却说取异物风险最大,我们做了这么多例仍然会紧张,最怕一不小心再掉入主支气管就危险了,连主任再次镜下查找无明显残留物后退出支气管镜。
手术很顺利也很紧张,大家看到取出的花生后都表现的很兴奋,我知道他们见到取异物成功的不计其数,我想每一次的兴奋都是因为通过自己的技术和努力救了孩子一命,点亮了一个个家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