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再飞一会,是法律人的吃瓜常态,但比尔·盖茨这瓜,无论是个头还是卖相,都很难让人移开目光。
5月3日,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与妻子梅琳达·盖茨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离婚,在二人宣布将离婚的当天,比尔·盖茨的投资公司Cascade Investment向梅琳达转让了两家公司价值逾24亿美元的股份。

对比尔·盖茨1300多亿的资产而言,24亿美元的变动着实不算什么
有人认为这是一场家庭政变结果的新鲜出炉,也有人认为这将引起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大讨论,但无论怎样,梅琳达的身价至少达到了18亿美元,而比尔-盖茨的净资产虽因此降至1286亿美元,但仍然是全球第四大富豪。
虽然目前离婚案尚未落定,但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婚姻家庭制度伴随着财富管理这一主题,重新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有趣的是,在与此同时的大洋彼岸,新生了《民法典》的中国,其婚姻家庭制度体系正在因为离婚冷静期的贯彻,而被网友们冠以“剥夺离婚自由”之名大肆吐槽着。
一、被国人骂疯的“离婚冷静期”,居然是跟外国学的?
先亮明观点:从婚姻法的角度来看,二人拟离婚显然不是一个突然做出的决定,而是经过了长久的思虑,很显然,两人的真爱传说无法延续下去,而一份相同措辞且大概率经过了反复斟酌的动态,也令昔日传奇比尔·盖茨与妻子梅琳达·盖茨被推上了舆论浪尖。

美国的婚姻制度对比中国究竟如何?
“曾经的世界首富在66岁高龄与妻子离婚,人到晚年巨额财产仍旧不保”,这可能是大多数吃瓜群众的心里话,而这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美国的婚姻制度究竟长什么样子?离婚冷静期的实施是否意味着中国家事法制建设的倒退?我们要进行比较。
- 先看结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国体导致不同州都有相应的立法权,但大多数州规定是,在美注册结婚,不论男女年龄应均满18周岁;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结婚,还要获得其父母或法官同意;
而中国历届婚姻法的变革虽各有不同,但《民法典》第1047条规定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基本沿袭了以往的婚龄传统。
而在结婚条件方面,美国结婚除注册登记外,普遍规定应当举行结婚仪式。《美国统一结婚离婚法》第201条规定婚姻在本州有效;第206条规定,法院和经过授权的政府官员、司法官员都可以主持结婚仪式,也可以按宗教仪式举行。
在结婚证书有效期方面,美国不同州结婚证书的有效期从30天到60天不等,在这一期限内,男女双方必须举行婚礼,没举行的就要重新办理结婚登记。另外,证书的签发往往也要在新人申请登记注册后,等候3-5天,最终由法院或政府签发,在流程方面与中国法律所规定的婚姻登记相差不大。
- 再看离婚,在离婚的理由的规定方面,美国的做法具有较大参考价值,有过错与无过错之分,目前美国所有的州都适用无过错离婚原则,即婚姻关系无法继续,已到无法挽回的破裂程度,还有一些州规定感情破裂的同时,还需附加一项规定的过错理由例如通奸、虐待、毒瘾等,这是因美国特殊的社会环境所决定。
在离婚程序上,非常讽刺的是,以往被国内部分伪女权行为者所推崇的“美国式自由民主”,反而在法律上规定离婚必须经过诉讼程序,不能通过登记机关直接办理,且以盖茨夫妇二人所在的华盛顿州为例,夫妻离婚要经过长达90天的离婚冷静期,远高于国内离婚部分所规定的30天冷静期与6个月诉讼等待期。

如果比尔·盖茨生活在中国会怎样?
双方携结婚证、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去民政局申请——初审——发《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30天冷静期届满——双方前往离婚登记处——审查登记——发离婚证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