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龄的老人身上有着非常特殊的异味,但很多老人自己却感觉不到,而这种“老人味”的来历也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这种气味主要是老人不讲卫生,其实这种理解是非常片面的,“老人味”的形成十分复杂,今天我们就聊一聊“老人味”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老年人如何彻底告别身体上的异味。

如果你家里有上了年级的老人,你就会发现他们的身上似乎有一种难闻的“异味”,但是老人自己却闻不到,有时候甚至觉得是你在故意找茬,认为他们不讲卫生,导致产生家庭矛盾。其实这种似有似无的怪味其实就是常说的“老人味”,而“老人味”就像皱纹、老人斑一样,是一种人体老化的标志,每个人上年纪都会出现。
“老人味”真的存在吗?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老人味”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并非我们的主观感受。国外的一项研究曾经随机选取了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三组测试对象,采用专业的气味收集工具对三组人群的体味进行收集,结果发现老年人组的确存在着特殊的体味,并且气味对鼻腔的刺激性要高于常见的烟味、汗味,而日本人甚至为这种气味创造了一个词——“加龄臭”,意思是上了年纪后会有一种不甚愉悦的味道。
为什么老人自己闻不到“老人味”呢?
既然“老人味”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我们闻得到,但老人自己却闻不到,甚至老人与老人之间也闻不到呢?其实这与老年人的嗅觉减退有关系。

嗅觉退化
随着人体器官的老化,我们的嗅觉功能其实也在逐步退化,这就导致我们对于一些细微的味道变得迟缓。有研究表明与青年人的嗅觉比60岁以上老人的嗅觉要灵敏5-10倍,而正是因为老年人嗅觉功能的逐渐减弱,导致鼻子对气味的识别、辨别越来越不灵敏,特别是如果老年人既往伴有脑卒中、帕金森等慢性脑血管病史,那嗅觉退化的会更快。
“老人味”是从哪里来的呢?
“老人味”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并不是单一的原因造成的,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皮肤汗腺分泌的2-壬烯醛

汗腺分泌
在从人体散发出来的各种气味分子中,有一种物质叫2-壬烯醛,它的味道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油腻味和腐草味。研究发现只有40岁以上的人的皮肤表面上才能检测到2-壬烯醛,并且它的分泌量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其次,由于老人走动少,在密闭的环境中更容易让这种气味堆积。
②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

抽烟
生活中男性的“老人味”比女性更重,这是因为男性普遍有抽烟、喝酒的行为,不仅影响到口腔卫生,还会影响身体体味。其次,男性的汗腺和皮脂腺更为发达,分泌较女性旺盛,氧化产生2-壬烯醛自然要比女性多。
③疾病因素

糖尿病
老年人往往合并有一些慢性疾病,而这些疾病也会与“老人味”的出现有关。例如糖尿病患者代谢过程中会产生酮体,从而产生一种“烂苹果”的气味。而一些慢性肾病、肾衰竭患者,体内有些含氮物质的代谢产物无法随尿液排出体外,也会通过呼吸、发汗散发出来,就会释放一种咸鱼般的腐尸味。再例如在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患者中,因为口腔内的细菌过度繁殖,所产生的代谢物也会散发出臭味,这是口臭的一个常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