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年轻的小情侣:
女朋友正在抽血化验,男朋友拿出手机记录下了整个过程。面对医生的疑问,男子解释说,只想发条微信朋友圈,秀恩爱说女朋友病了。
26岁的小胖:
“我也拍过,不过是朋友喝醉挂急诊,在医生接诊时,觉得朋友特滑稽,索性将医生和朋友一起录了下来,也是为了发朋友圈炫耀。
附近院校大学生:
自从有了智能手机,当自己头疼脑热去到医院,都会拍照留念发朋友圈,只为“证明自己在哪,都干了些什么”。
50多岁的木工师傅:
工地干活难免一不留神就会受伤,果真不幸挂了彩送往附近医院诊治,同事们也会跟在后面录像记录整个过程,目的就是为了日后跟用工老板讨要说法以及办理工伤赔偿等相关事宜。
电影中法律从业者:
深知证据往往最能保护自己,也许是职业的本能,往往在就诊前,就会打开录音录像设备,记录整个诊疗过程。必要时,还会拍下医生的工牌姓名,以防后期不时之需。

不少医生认为,这么做干扰了他们的诊疗活动,是不尊重医生、更是不相信医生的小肚鸡肠的表现。最最让他们担心的是,不知道患者拿着录音录像资料去干什么?会不会有进行断章取义式地传播的风险?进而造成不良影响。
记得有媒体报道过某公立医院的急诊科医生,就碰到这种事。小伙二十多岁肚子疼,表情痛苦,坐下二话没说要求医生帮他开些止疼药。因不清楚病因,当即建议小伙先做检查,排除其他,以免耽误病情。小伙不满,并偷录了视频。
结果,小伙子将这段视频截取其中画面,拼凑组合一段视频拿去当地卫生部门投诉称“医生不检查就不给看病”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虽然事后得以平反,但受到的负面影响一时半会很难消除。当事人医生表示非常无奈……

后经了解单位专家团称:医疗诊治过程中,似乎也没有太好办法强制要求患者不能录音录像。只是偶尔会比较担心会断章取义,给外界给公众造成误会。
专家团表示在诊疗过程中如真遇到拍照、录音时,往往会用语简短,生怕那句话被抓住把柄也不乏会拿出手机一起录,事后再反复核实,到底有没有可能被断章取义的部分,严重影响心情和诊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