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吃水果,也会导致痛风?痛风人夏天啥水果可多吃啥水果不能吃?

常驻编辑 健康常识 2022-12-11 痛风   水果   夏天   嘌呤   尿酸   果糖   生津   胰岛素   尿液   水蜜桃   碱性   西瓜   水平   老师   功能

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导读:北大医学女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329期

#非常病例#今天是小暑节气,天气会越来越热;再过几天,伏天就要到了。到了暑天,便是真正的夏天,是一年中吃喝食材最为丰富的季节。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今天,开始用几天的科普,聊聊痛风人夏天该怎么吃喝?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吃水果,也会引发痛风?

今年刚60出头的平老师几年前患过痛风,鉴于平老师半生三尺讲台,得了痛风后加强自我学习,而且还进行及时治疗,后来的生活严格按照医生要求的,采取低嘌呤饮食,平时酒水饮料也不碰,尿酸控制的一直很好,所以几年来痛风没在犯过。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可是前一段时间,平老师到诊所就是因为他的痛风犯了,自己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平时不吃烧烤,不吃海鲜,不喝啤酒(包括其他酒水),也不喝超市里的饮料,也不经常吃肉,几乎所有高嘌呤的食物坚决不碰,可自己这两天咋就痛风发作了呢?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经过详细了解,医生才知道前一阵子平老师女儿从南方给他快递了不少龙眼、水蜜桃啥的新鲜水果,平老师怕放久了水果会变质坏掉,所以每天吃了不少。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医生告诉平老师,他的痛风发作,问题就出在他多吃的这些水果上。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为什么?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因为像龙眼、水蜜桃这些水果含碳量高,且属于酸性水果。这些水果里,虽然属于低嘌呤水果,可含量比较多的还是果糖。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导致平老师尿酸高的,就是水果里含有的比较高的果糖。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果糖不是嘌呤,怎么变成尿酸的呢?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原来,果糖经过肠胃吸收后,进入肝脏,被果糖激酶磷酸化,转入三羧酸循环给人体提供能量三磷酸腺苷,进一步代谢为尿酸。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果糖除了可以增加尿酸水平外,还会对胰岛素造成拮抗作用,胰岛素拮抗会促使内源性尿酸生成,进一步导致尿酸水平增高。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所以有研究者把果糖和(果葡糖浆,很多饮料中会加入这种人造食品添加剂)称之为“痛风人不是毒药的毒药”或“不是嘌呤的嘌呤)。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些酸性的含果糖比较高的水果除了龙眼、水蜜桃外,还包括橙子、橘子、菠萝,总之这些水果就不能像平老师这样进食过多了。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痛风人在夏天能多吃一点水果有哪些?

那痛风人夏天能多吃一点什么水果呢?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前几天建议风友每天喝一点三倍稀释的柠檬汁,就不再说了——柠檬,可以吃。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再者就是柚子、西柚、石榴、木瓜,这些偏碱性的水果,可以适量多吃一点,这些水果可以简化体液和尿液,增加尿液中尿酸的溶解度,可以多排泄尿酸,对控制尿酸水平是有好处的。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除此之外,并不是所有含果糖量高的水果都不能吃。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像西瓜就可以多吃一点,尽管西瓜含果糖量也不较高,但西瓜有利尿功效,可以很快排出体内的嘌呤,促进尿酸排泄;再者,西瓜所含糖分与菠萝、橘子等不同,不会对尿酸有显著的影响。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再者有些利尿功能的水果像冬瓜、薏米、木棉花、茵陈等食物,也可以平时吃一点。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而苹果,尽管果糖含量也高,但苹果性凉味甘,具有生津润肺功能,也属于碱性食物,对痛风者有一定的好处,而且苹果也是低嘌呤水果。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他,比如葡萄,也可以吃一点,葡萄具有补气血、强筋骨,通小便功能,也属于碱性水果可以多吃一点。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梨,也是风友可以多吃一点的水果,梨味甘性凉,具有生津、清热、化痰、润肺之功能,梨基本不含嘌呤,属于碱性水果,可以多吃一点。EuC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然,在痛风没发作的缓和期,每天早晚泡一杯嘌小清电解质水,也可以简化尿液,促进尿酸排出,服用方法是尿液pH值在5.6以下每天早中晚各一片,尿液pH值在6.5以上嘌小清每天早晨一片就可以是尿酸控制在正常水平。

相关阅读:

  • 痛风患者吃火锅的要点
  • 痛风患者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 碱性食物助治痛风
  • 警惕!老吃火锅易痛风
  • 火锅吃多久最适宜?吃火锅超一个半小时诱发痛风
  • 被痛风折磨好久 你一直都错过了这种草
  • 患有痛风的朋友别再把喝水看得那么简单了
  • 治疗痛风的总体原则
  • 适用于痛风的散步方法
  • 痛风病人的饮食运动的选择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