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在线」祛湿只会用薏米?广东常见的“湿气”用它也不错(含食疗)
误区一
有症状,就只单纯祛湿
现代人吃得太过油腻丰盛,且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伤及脾胃。很多人说自己身上湿气重,其实只是“望文生义”。
现代人病因复杂,也不只是和湿有关,一味祛湿更是要不得。夏季,人易患暑热,此时讲究养心,如果不分青红皂白来祛湿,简直“火上浇油”。

误区二
祛湿喝红豆薏米水最有效
祛湿,不是简单的对照症状。湿气性属阴寒,易伤阳气。《黄帝内经》说,寒者温之。温法才是治疗湿气的根本大法。薏米祛湿虽好,但有一定的寒性,红豆性平,所以整个方子偏凉性。
湿邪分为湿热和寒湿,红豆薏米水只适合症状不严重的湿热体质。喝了寒凉的红豆薏米水,将湿气热气压下去,仿佛症状减轻,但实际把脾伤了。

薏米有一定的健脾作用,但生薏米性凉,体寒和阳虚者都不宜服用。
误区三
祛湿就得多吃辣
民间有许多祛湿的方法,最常见的是通过辛辣来祛湿。很多人说,四川、湖南等地的人都喜欢吃麻辣火锅,因为一出汗,湿自然就祛除了。
南方地区气候潮湿,吃辣椒确实可以发汗除湿。但中医认为,湿气大多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关,所以中医更多的是强调健脾利湿。

祛湿:薏米VS白术
广东人怕“湿”,尤其是脾胃气虚导致的湿困中焦,即食欲不振、神疲乏力,或腹满泻泄。
说到祛湿,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薏米。但由于薏米性质偏凉,对于脾胃虚寒的人并不适合!但如果改良一下,还是适合大众服用的。具体方法:把薏米炒熟再煮,或者在食疗中加入白术。
白术与薏米所针对之“湿”有所不同。白术能祛的是脾胃气虚导致的“湿”。脾胃气虚,何会生“湿”?可以这样理解:脾胃好比人体的一台“抽水机”,脾胃功能不好,就没有动力把体内的“水湿”很快抽出去,久而久之,就会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