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在线」祛湿只会用薏米?广东常见的“湿气”用它也不错(含食疗)
潮湿的天气除了导致出行不便
人体也很容易出现湿气重的症状
不少市民都会想尽各种办法祛湿
但都不尽人意
甚至越祛越湿
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辨证祛湿!
【药师在线】教你避开祛湿误区

湿气分湿热和寒湿,单纯靠食疗祛湿,治标不治本。中医认为,要彻底祛湿,就要从脏腑调理上着手。
很多朋友问,如何判断自己体内的湿气重?其实有一套简单的方法,对照来看就能知道——
01 排便粘稠
◾ 排便完后大便粘在马桶上不易冲洗;
◾ 正常两片手纸就够,现在四五片手纸还擦不干净;
◾ 大便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总有排不净的感觉,这都证明体内含有湿气。
02 舌苔厚腻
◾ 健康舌淡红而润泽,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
◾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湿;
◾ 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
◾ 舌苔越厚越腻,说明湿邪越厉害。
03 皮肤痒
◾ 湿气容易侵袭肌肤,当天气变得湿热,人身上出现瘙痒或皮疹,特别是在下半身阴囊、脚等部位,这也证明体内有湿。
04 精神差
◾ 早上起床时总觉得困,头发昏,像是有东西裹着,打不起精神来,人觉得烦躁,说明体内湿气很重。

祛湿误区,你中招了吗?
湿气容易渗透,遇寒成寒湿,遇热为湿热,相互夹杂,难以分辨。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很容易形成湿热寒湿夹杂体质。所以单纯除寒湿、除湿热,效果自然不明显。此外,市民祛湿还存在众多误区,比如以下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