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5岁的麦阿婆突发剧烈腹痛,急诊检查发现“肠梗”——肠系膜上动脉栓塞,随时可能发生肠坏死、肠穿孔,危及生命。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护团队紧急动员,经介入手术溶栓、取栓,她得以转危为安,目前已康复出院。

“李医生,新入院的阿婆腹痛厉害,麻烦您赶快来看看。”当天晚上9点,在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病区,正在值班的主治医师李功辉接到护士站电话,立即意识到了患者病情的严重,快步往病房跑去。
麦阿婆双手捂住肚子蜷缩在病床上,低声呻吟叫痛,神情痛苦。李功辉医生详细询问家属病史,了解到麦阿婆有心房颤动、高血压等疾病,并出现了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体检发现阿婆右腹按压下去时出现疼痛,松手后,腹部皮肤回弹时疼痛加重,即临床上所说的压痛和反跳痛,情况不容乐观。
李功辉医生当即联系影像诊断科,安排急诊进行腹部CTA(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肠系膜上动脉近端形成了血栓,几乎将血管全部堵塞了。
据了解,肠系膜上动脉是腹腔内最重要的动脉之一,为空肠、回肠、右半结肠提供血液。当血栓导致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常表现为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腹泻,起病急且非常凶险,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发生肠坏死、肠穿孔,甚至危及生命。
明确诊断后,李功辉医生一边和焦急不已的患者家属详细说明病情及风险,一边和介入导管室联系开通急诊手术绿色通道。半个小时后,麦阿婆被推进手术室,在科室主任杨平珍教授以及副主任肖华教授的指导下,李功辉医生、郭敬宾医生为麦阿婆实施了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术,进一步确认肠系膜近端形成了大量血栓。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小心将吸栓装置通过血管置入血栓内部,并注入溶栓药物,静置一段时间后,将溶解的血栓通过机器吸到体外,手术过程顺利。
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术后第6天,麦阿婆痊愈出院。
李功辉医生表示,临床上,腹痛的病因较多,常见的包括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肠穿孔、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也有可能是急性胆囊炎、胰腺炎、肝囊肿破裂等肝脏或胆道系统疾病。在心血管内科就诊的,主要是腹主动脉瘤、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以及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等。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如心肌梗死后的血栓或心房颤动形成的血栓等,也可来源于大动脉粥样硬化的附壁血栓或粥样斑块脱漏等。高龄、妊娠期、先天血管异常的人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高发人群,吸烟、高血脂症和高血压也可诱发此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