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口语,覆盖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需要站在科学和理性的角度去认识去理解,有些民俗迷信、封建,而有些民俗却益智、寓意深刻。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人怕三长两短,香忌二短一长”,这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现实生活中,“三长二短”这句话好像代表着不好的意思一样。如果一家有人不幸受伤或者得了重病,别人问起,这家人也许就会说、这要有个“三长两短”的可怎么办呀!
说起来“三长两短”的来历和以前人死亡后所用的棺材有关。相信大家对于棺材并不陌生,在传统文化中土葬所用的棺材是由六块木料拼凑而成的。
棺盖、棺底这两块俗称天与地,左右两块称日月,这四块是长木料,前后两方块是两块短木料,俗称彩头和彩尾。这样算起来一付棺材共有四长两短的木料所组成。但棺盖又是在人死后才盖上的,所以就把“三长两短”作为人死后的别称。
由于“三长两短”的出处和棺材有关,所以当遇到生死攸关的大事时,人们就会使用“三长两短”来表达危险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忌讳直接说死亡,就委婉的用“三长两短”来代替。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指“香火”,“香”通常用三柱香,而“火”就是两边各放的一只蜡烛,人们也把这三柱香和两支蜡烛称为三长两短,而这些东西大是祭祀时专用的东西,又代指死亡,所以“三长两短”也就成了不好的代名词。
“人怕三长两短”这句话,也是人们希望通过这种说法,来提醒自己,一定要小心行事,最好能躲过种种劫难。后来又被人们引用到各个方面,同时也引申出了很多的含义。
又为什么说“香忌两短一长”呢?烧香本来是一种敬神礼佛的一种仪式,敬神礼佛时把香点着插在香炉中,表示诚敬,这也是一种信仰。
烧香一般都是烧三炷香,这是古人传下的一种习俗,民间普遍认为三炷香代表天、地、人,也就是说敬天、敬地、敬先人。
之所以忌两短一长,是因为古人烧香还配有一本香谱,根据烧香后三炷香的长短来对应吉凶祸福,也就是俗称的“看香头”。
人们认为“两短一长”常被视为不吉利,这是烧香时最不想到看到的一种,迷信的认为这预示着神灵不接受,或者是所求的事情不同意,当然这也只是民间的说法。
虽然烧香是一种心仰,但也是人们自我心理安慰的一种封建迷信。其实,香燃烧的快慢和材料及制作有一定的关系,并不能真的判断出吉凶祸福,作为一个现代人一定要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对于古老的文化传承我们一定要取其精华,除去糟粕,要用科学的态度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