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是桑树的叶子。在讲桑枝的时候,我曾经提到,桑树有一种“生生之气”。但后来人们发现桑叶到了晚秋或者冬天的作用更好一些,认为桑叶以老而经霜者为佳,桑叶在秋天得金气则能平肝(金克木)。有的还强调隆冬时节采集更好,所以...
说到秋燥,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食材就是银耳。尤其是北方的人,秋分前后,已经能明显感到天气转凉,气候开始变得干燥。银耳性质润而不寒,甘而不腻,补而不滞,可以安全平和地滋养五脏之阴,常作为日常家庭缓解秋燥的美食良材。但银耳...
现代荷叶常常作为茶饮使用,而且常常作为“减肥茶”的成分之一,被人褒贬不一。那么荷叶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一、传统功效与应用 1、暑热烦渴荷叶有清凉解暑,止渴生津的作用,常用于解暑、除烦、止渴,用作茶饮。如《温病条辨》清...
藏红花不是西藏产的,它又叫西红花、番红花,最早产于中亚或者欧洲,因为最早是经过西藏地区进口到中原的,所以叫做藏红花,现在我国北京、浙江、江苏等地有引种栽培。1、藏红花主要功效是什么?藏红花与红花的作用非常相似,可以...
银杏叶作为药用,最早记载于《滇南本草》。李时珍《本草纲目》还记载,银杏叶因为形似鸭掌,又叫做鸭脚。古代本草对于银杏叶的记载较少,直到近代中药学才归纳它的活血止痛功效。上世纪80年代,国外科学家从银杏叶中提取出具有...
之前重点介绍了桃仁的活血作用,以及在妇科疾病、心血管疾病当中的应用。也提到了桃仁和红花常作为对药出现,相须为用。但桃仁和红花的应用场景还是有区别的,桃仁作为植物的种子,含有一定的有油脂,很多种子类的药材都具有润...
骨碎补的名字,就是他的功效。它的名称是根据它擅长治疗骨伤科疾病而命名,意思是它能够让粉碎了骨愈合,所以称骨碎补,其实是一种形容手法,从侧面反映了它是骨伤科非常重要的活血疗伤药。相传骨碎补是唐明皇李隆基命名的,因为...
桃仁和之前写过的红花常常在活血方中作为“对药”出现。所谓对药,就是功效相近,成对出现,起到相辅相成,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的两味药,在中药中称之为“相须为用”。桃仁在中药的活血祛瘀药里面,古代使用频率是最高的,有人说张...
黄连是一味极苦、极燥、极寒的药。但一味药某一种特性达到极致,它的某一方面作用也非常强。黄连最擅长的是胃肠湿热,也善于清心火、清胃火。一、传统功效1、湿热证(1)脾胃湿热脾胃湿热,容易导致胃腹胀满、憋闷、恶心、呕吐...
延胡索也叫玄胡、玄胡索,曾是为了避讳宋朝一位皇帝的父亲。后为避讳康熙的名字玄烨,又改名元胡索。古人认为,延胡索可用于“一身上下诸痛”,特别以心痛、胃痛、腹痛等内脏、躯干疼痛最为适宜。它的止痛作用,比一般的化学药...
很多人认为大枣补血,后来又跳出很多“专家”说大枣并不补血。于是很多人就犯了难:到底大枣能不能补血?其实,大枣主要的作用是比较轻的补脾虚,以及养血的作用,如果脾虚、血虚的比较严重,单用大枣作用比较弱,需要配伍其他的药。...
一提到薄荷,就让人有清凉、爽快的感觉。很多食品,甚至很多日用品中,都会添加薄荷的提取物,比如糖果、口香糖、饮料、牙膏等,每次食用或者使用时,都会感到一股凉气从嘴里往鼻子里,甚至往头顶上窜。薄荷辛凉,气芳香,善于通鼻窍,这...
很多人都知道是阿胶补血的。但阿胶并不是补血药首选,很多古代中医经典方中,用阿胶组方的也不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临床常见的血虚,大多数是心肝二脏血虚,常见症状为心悸(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至不能自主)、失眠、健忘...
秋天马上要到了,在五行当中,秋天对应的是淫邪是燥,对应的五脏是肺,所以秋天要着重开始养肺了。对肺来说,肺的异常情况,有四个维度的典型:肺实火,肺虚火,肺实寒,肺虚寒。以前分别写过肝、脾的四种寒热、虚实的情况,虚是该有的东西...
在之前讲熟地黄的时候提到,地黄有生地黄和熟地黄之分,生地黄偏凉血止血,熟地黄偏补血滋阴。但在明代之前,是没有熟地黄的,所以明代以前的古书,基本上提到地黄就是生地黄,包括最早六味地黄丸以及金匮肾气丸等里面的地黄。生地...
上回说了月经提前量多,属于肝郁化热可以用加味逍遥丸。很多读者问,我是月经延后,量少,色深,有血块,又该吃什么呢?月经延后主要是月经周期比平时的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行经1次。量少是指经量明显少于以往,经期不足2天,严...
款冬,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植物,中药款冬花是它的花蕾。第一个特别在于,它是一种冬天开花的植物。第二个特别在于,它的花蕾直接长在根茎上。款冬花植物款冬花最常用的功效,就是用于各类的咳嗽,是一味润肺止咳、化痰的良药。无论...
丹参是一味善于活血、祛瘀、通经的药,宋代陈自明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的说法,临床广泛用于瘀血所致各种病症,尤其以妇科疾病和心脏病最为擅长。但丹参和四物汤还是有本质上的不同,四物汤是以补血为主,兼有活血作用,而...
一、脾胃虚弱的症状有哪些1、吃的东西消化不了,要么特别消瘦,因为吃的东西没有吸收,要么吃什么拉什么,中医叫完谷不化。2、容易拉肚子,水样大便。3、胃有下坠感,眼皮沉,肛门、小腹都有下坠感,子宫脱垂等,都属于中气不足,也是脾...
中医药中的“毒”至少有三种意思。第一种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中毒,比如蘑菇中毒,食物中毒,中蛇毒、蝎子毒。以及现代医学的病毒,都是属于外界来的,人体自身不产生的有害物质。毒蘑菇第二种毒的意思,是药物的毒性。中医讲药物...
甘草是在中药方剂中最常见的药之一,可通行十二经,又调和诸药的作用,还可以解百药之毒,本身又性情甘平补益,又能缓能急,又有能力,又很缓和,是中药里的“最强辅助”,所以又称“国老”。常用的有生甘草和(蜜)炙甘草。甘草一、传统功...
昨天有很多人问我喝了黄芪出现了很多副作用怎么办?这时候需要考虑一下自己是不是适合用黄芪的人群,或者是不是适合单独用黄芪泡水。强调一下,如果症状复杂,比如虚实夹杂,或有多种疾病的人,不要在网上用一句话咨询医生,自己应...
上一回我们说了附子的传统功效与应用,以及现代药理作用。有读者问,可不可以用附子泡茶喝?附子我们不建议泡茶喝,因为附子的毒性比较大。自行泡茶、煎煮不当,容易产生中毒。举个我身边的例子。几年前有一天,我的一位中医专业...
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黄帝内经·素问·痿论》皮、肉、筋、骨、脉,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织,又称为五体。人身是个有机的整体。《内经》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将身体外部的...
厚朴,因其木质朴而皮厚,故名厚朴。以四川、湖北所产质量最佳。有部电影叫《黄连厚朴》,里面有个对联是:云过黄连淡,风来厚朴香。厚朴是一味有芳香气味的中药。厚朴是非常好的行气消胀的药,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胃肠气滞胀满,能...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