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泰国宗教文化中,人妖是一种有罪的生物,人之所以诞为人妖,这是一种因果报应。例如,可能是上辈子做了妓女,对孩子没尽到应有的责任,这辈子被惩罚而沦为人妖,无法拥有自己的孩子。
在他们看来,人妖就该接受自己的命运,而社会也会帮助他们完成这一轮生命里的“自我救赎”。因此,这种偏见的宗教文化信仰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泰国社会能够包容人妖的存在。
据2016年一项针对泰国人妖的调查表明,79.92%的泰国人可以接受家人成为人妖的事实,可见,泰国社会对“人妖”文化的包容性有多强。
可能有些人会反驳了:
社会包容人妖,那就一定要做人妖吗?要不是为了赚钱,有谁愿意做人妖啊?……
悲惨动听的故事,总能触及“正义之士”心底的柔软。但真相可能是他们所无法触及,无法理解,更无法接受的。
有些人,就是愿意去做人妖!
虽然不排除历史原因、以及部分经济原因,但现在绝大部分人妖都来自中产家庭,受过良好教育,选择成为人妖则是他们天生的性别错位,他们打从心底认为自己是女性,而不是男性。
比如,泰国的人妖皇后、首位变性人议员Nok,她是实实在在的豪门出身,妥妥的高学历人才。

适合人妖生存的文化土壤有了,真正让泰国人妖兴起的还是特定的时代背景——越南战争。
20世纪50年代,美英法新澳和菲律宾、巴基斯坦以及泰国共同缔结了“东南亚条约组织”。
当时,各种产业非常匮乏、又非常缺钱的泰国提出一个加入该组织的附加条件:
芭提雅必须作为在泰美军的休闲娱乐场所。
这一下,美国大兵无处安放的欲火,终于让泰国的人妖产业和性产业迅速燎原起来。
一方面,美国大兵对泰国异域风情非常好奇;另一方面,当时泰国性交易供需失衡,急于赚钱的泰国男人干脆就化妆成女人去赚大兵的钱(美国大兵的口味真重),而精明的商人此时也嗅到了这个商机。
人妖产业的繁荣,一度给泰国赚取了大量外汇。
一项数据表明,1957年泰国性工作者约为2万人,7年后增至40万,80年代最高峰时甚至高达百万。

60年代还是小渔村的芭提雅,很快就成了”泰国特色旅游圣地“,后来一跃成为“东方性都”。比如,东南亚最大的芭提雅蒂芙尼人妖歌舞团就成立于越南战争时期。

上世纪中后期的芭提雅街头
加之,当时的泰国政府为了国内的经济繁荣,对人妖产业采取间接性扶持。
硬件、软件都达标,这才是泰国人妖繁盛的根本原因。
如今,在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的泰国,传统男性职业逐渐失去优势,越来越多的泰国男性将会成为人妖中的一员。
据统计,泰国人妖数量庞大,约占泰国男性人口的2%,也就是说泰国人妖数量大约有66万人。
三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人妖是跨性别者,既不是完全的男人,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人,有违常理。
正是如此,外界对于这个特殊的群体一直有很大的争议。
但人妖,人字当头。
他们有血、有肉、有尊严、有梦想,想要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更想要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说得再卑微一点,或许他们只想得到社会和看客们多一点尊重、多一分包容。
仅此而已。
毕竟,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当妖有了“自尊之心”,那他就不再是妖,而是人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