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q8.q578.com/ef/0920/fe3ef53ca65cc529.jpg)
每次站在命运的分叉口,太和生技集团(下称太和生技)总能精准把握行业的发展脉搏。
当国内化妆品产业处于萌芽阶段时,它将眼光投向了海外市场;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时,它已在大陆完成产业布局;当新规下功效宣称成为产品标配,它早已开辟了功效原料基地。
42年间,太和生技从偏居中国台湾一隅的小厂,发展为全球名列前茅的彩妆研发制造集团。其创始人郭襄颍,也在业内赢得了“预言家”的美誉。
“彩妆的发展趋势,是走向功效”,当下,美妆市场一片萧条,基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力,郭襄颍如是判断。
//
企业名称:太和生技
主要生产品类:彩妆、护肤、械字号产品
主要合作品牌:欧莱雅、LVMH、资生堂等集团,珀莱雅、花西子、完美日记、橘朵、彩棠等品牌
工厂产能:上海厂区年度粉、膏、水类总产量达 1.5亿 pcs(pieces的简写,指个数、件数、瓶数的复数)
研发人员数量:超100人
命运的三次转折
生于中国台湾,起势海外,又扎根中国大陆,郭襄颍与她一手创立的太和生技,画出了相同的命运轨迹。
![](http://imgq8.q578.com/ef/0920/8a9873023a018eff.jpg)
太和生技集团创始人郭襄颍
1980年,凭着骨子里对美的执着追求,郭襄颍投身化妆品行业,在台湾高雄设厂,太和生技集团初见雏形。
此前,郭襄颍是一个行业小白。为了积累经验,她一度去化妆品工厂当女工。创业后,没有独家配方,缺乏先进设备,甚至客户都不知上哪儿找,“创业前十年是一个摸索阶段,在跌跌撞撞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彼时,国内化妆品市场还处于萌芽阶段,她便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经过对全球化妆品行业的调查研究,郭襄颍判断,相较于已日趋成熟的护肤产业链,彩妆市场将是一片蓝海。事实上,当时在全球都少有专做彩妆的代工厂。作为率先“吃螃蟹”的彩妆OEM制造商,太和生计吃到了彩妆崛起带来的红利。
1992年,原本已在台湾站稳脚跟的太和生技,将总部搬到了上海,成立了上海露凡西化妆品有限公司、丽鑫生技化妆品(上海)有限公司。至此,公司迈入发展的第二阶段。谈及搬迁原因,郭襄颍坦言,父亲的祖籍是山东青岛,在父亲的影响下,“决心回到大陆,参与化妆品产业的建设”。
这个阶段的太和生计,客户仍以国际品牌为主,但此时彩妆OEM赛道已稍显拥挤,如何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当时,彩妆产品的造型很单一,不是方的就是圆的”,郭襄颍敏锐地意识到,可以在包装设计上进行突破创新。
此后,太和生技以包装设计为突破口,开发出一系列新颖独特的造型设计,典型如其首创立体雕花口红,逐渐成为彩妆制造界的一匹黑马,成功吸引了欧莱雅、科蒂、LVMH、美宝莲、雅诗兰黛等国际大牌的眼球。担任设计师的郭襄颍,也于2001年荣获美国纽约HBA“英国女王荣誉状”。
步入21世纪后,太和生技的战略转为“国际大牌和本土品牌并重”,开始拓展国内品牌业务,顺势抓住了命运的第三次转折机会。
此时国内彩妆开始萌芽,且90后在消费群体中的占比逐渐扩大,本土彩妆品牌迎来高速发展期。可为客户提供从研发、设计到生产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太和生计,开始在国内市场大展拳脚,迄今为止已和自然堂、韩束、花西子、橘朵、彩棠等本土知名品牌都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郭襄颍透露,截止目前,太和生技已在台湾、上海、杭州、安徽设有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而广州生产基地在年底即可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太和生技也在进行海外扩张,已在日本设有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这种全球化布局模式,也极大地减弱了疫情带来的风险,“一地封控后,太和生技的订单可快速转移至其他分厂。”
“功效彩妆是大势所趋”
无论是集团多次战略大调整,还是对市场的精准预判,郭襄颍从来都是谋定而动。
对于自己被业界赠予“预言家”这一称号,郭襄颍笑称,“哪有那么神通广大,主要在于经验的累积,用消费心理学去判断未来的走势。”
比如,基于过往对彩妆领域的深耕,郭襄颍坚信,“功效彩妆是大势所趋”。事实上,早在2005年,她便意识到,“化妆品未来一定会走向以安全为基础、功效为目标的环保天然之路,这符合消费心理学,因为大家对化妆品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