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q8.q578.com/ef/0920/777cdd29b4414899.jpg)
2020年10月,在上海奉贤举办的中国特色化妆品体系建构研讨会上,郭襄颍联合业内知名学者、专家,建议中国特色化妆品体系分为四大元素:节能减碳、珍爱地球;岐黄文化、中国底蕴;科技创新、科学论证;可视系统、文化导入。
近年来,针对这四大元素,太和生技动作频频。
2021年4月,太和生技推动以中草药为主题的环保大美业聚落——“汉妆美谷”落地安徽六安;2022年2月,雅诗兰黛、欧莱雅、资生堂领衔、囊括全球36家化妆品企业的EcoBeautyScore联盟正式成立,“日本、韩国都有参与,唯独没有中国”,这份不甘心,让太和生技在5个月后开始参与推动筹备“中国化妆品环保联盟”,并带来了最新研发成果——“替塑”材料PMU(详见《近千亿市场遇困境,“救星”来了!》)。
“现在这个阶段最苦”,郭襄颍坦言,前三个阶段是做企业,而这个阶段则是做志业,“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我们中国的美丽产业,寻回一个民族在美丽产业的自信心”。
郭襄颍屡次提到,推动中国民族特色化妆品发展是孤独的、不被理解的。譬如,国内美妆市场国潮兴起,各类联名蔚然成风,但她并不认同,“国潮不应浮于表面。只有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才有能力进行文化创新,当创新符合当代时尚,才有可能流行,而只有流行才能走入生活,进而让中华文化得到推广与传承。只注重包装的视觉系统而缺乏文化底蕴的产品,是很难持续的。”
在行业人士看来,郭襄颍更像是一个“孤勇者”,“她是业界少有的兼具战略眼光和家国情怀的企业家,不计较一己得失,而是把助推本土品牌崛起、中国美业壮大当做己任,并有着凭借一己之力推动整个行业不断变革前进的孤勇。”
【版权提示】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品观网/品观APP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对本站其他内容有授权需求,请联系meiti@ping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