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从这一年起,郭襄颍瞄准了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岐黄文化,致力于打造“植物芯片”,做到“让原料可溯源,产品有功效”。
寻找合适的中草药,组建研发团队,突破技术瓶颈——过去十余年间,看不到尽头的投入“砸”跑了不少合伙人,只有郭襄颍始终在路上。2017年,项目终于落地,安徽德正堂药业集团在六安开建。
![](http://imgq8.q578.com/ef/0920/a79bf15f8d5c4116.jpg)
“南橘北枳,产地直接影响植物质量,这是我们选择驻扎大别山的原因。”郭襄颍表示,德正堂如今已是国内少有的集草本植物培育、研发、生产为一体的多元化化妆品科研创新企业。
此后,凭借沉淀四十余年的科研实力,太和生技以德正堂培育的、具有功效性的中草药为基础,攻克了植物经过萃取过程后活性被破坏殆尽的难题,成功研制出“中草药植物鲜活油”这一突破性功效型植物原料。
据郭襄颍介绍,这一类型的原料可实现防水亲肤不粘腻,且运用范围广,粉底液、睫毛膏、口红、眼影、腮红等彩妆都可以添加。
截至目前,太和生计已成功研发近50款中草药植物鲜活油。而德正堂已取得编码为00008号的原料报送资质,已完成25项新工艺原料的备案。
“独家功效原料和特殊菌种技术的强强联合,让产品真正做到了安全、有效、快速、天然‘四效合一’”,郭襄颍透露,太和生技如今已累计研发了上万项配方,涵盖护肤品、彩妆、个护等多个品类。至今,全球近60%的一线品牌都与太和生技有过合作,且相当一部分是深度参与或完全由太和生技研发的ODM定制产品。
![](http://imgq8.q578.com/ef/0920/9c04d6257d8b0189.jpg)
太和生技主要合作品牌
德正堂的诞生与发展,意味着太和生技的业务范畴,从研发、生产制造开始往更上游延伸,事实上,太和生技的野心不止于此。
截止目前,除了植物原料萃取厂,德正堂还设有化妆品厂、药厂、特殊医学食品厂以及酒厂,产品覆盖妆字号、械字号、消字号、食字号。“青春方程式是大美业,包括化妆品,但不止化妆品,我们要构建内服外敷的完整解决方案。”郭襄颍如是表示。
“功效测评其实是一场良心实验”
新条例及配套法规的颁布,让化妆品行业迎来30年未有之大变局。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化妆品备案注册企业相较2020年减少了7万家,伴随而来的是订单量减少和业绩下滑。“难”,成了弥漫在行业中的一股集体情绪。
但在郭襄颍看来,“这其实是好事,中国敏感性皮肤发生率位居世界前列,原因之一就是过去假冒伪劣、激素产品太多”。
她一直记着一件事。一款红色基料,市场上有些报价几百块,也有上万块的。两者表面看着并无差别,但风险性却不一样。“消费者不懂,有些企业虽然懂,但不愿多花钱,以至于过去我们的高价基料,在国内基本接不到单”。但如今,监管趋严,太和生技的相关订单反而多了,今年的订单已经全满,“这说明客户开始愿意为高质量的产品买单了” 。
此外,过去代工厂与市场之间也存在着巨大信息差,“当时宣传在上面,科研在下面,中间是靠忽悠来补充的”。然而新条例之下,功效测评成为产品标配,说故事的方式也行不通了。
化妆品检测市场由此迎来爆发,郭襄颍率先觉察到,“化妆品的功效测评其实是一场良心试验,水太深”。为此,太和生技自建了功效测评中心,已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具备人体功效检测的资质。
相较于危机,新规带给太和生技的,显然更多的是转机,“以前,一个小作坊都可以搞低价竞争、抢订单。如今,不合规和弱小企业将被淘汰,我们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郭襄颍透露,目前太和生技不少功效彩妆配方,已成功通过人体功效测评的检测,将带给消费者功效性强、安全性高的彩妆产品。
未来工厂应承载社会责任
如今,太和生技正迈入第四阶段——推动中国特色化妆品体系的构建。
40余年经验积累、全球资源、1万多款配方、全产业链布局——当下的太和生技,已经有了和国际代工龙头一较高下的底气,但郭襄颍的愿望,是将太和生技打造成一个社会型企业,“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应该承载起社会责任,在完成美丽产业的中国梦中,尽一份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