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1500万!那些回乡后,越来越富有的年轻人……
当上一代进城的打工者渐渐老去,这一代跳出农门的年轻人,是活在夹缝里的一群人。
他们心中有知识、有见解、有勇气、还有一个“英雄梦”,看似比父辈享有更好的物质条件、更多选择,但是候鸟一样的生活,让他们始终徘徊在城市边缘,无处安放身心。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拉平”了整个世界,流量不再集中在城市里的灯红酒绿,曾经夹在城市和家乡之间的他们,反倒成为“天选之子”。
农村,这个曾被一些年轻一代视为“穷困”、“闭塞”、“落后”的地方,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回家。
汽车沿着新修的公路驶向汶川,一侧是蜿蜒的岷江,一侧是高原山地。
2019年,吴光剑和女友王瑶回乡的时候,就是坐的这趟长途班车。
从车窗望出去,11年前山石滚落的痕迹还在,断裂的旧公路在一旁支棱着,被地震震垮的半座房子依旧立在河床边上,但吴光剑一路上凝视着的,是错落分布在新院落里、公路两侧、山地之间的一抹抹暗红色,在粗粝的环境中,很是夺目。
虽然生在川西高原,但苛刻的自然环境下,汶川的樱桃似乎长得格外烂漫。那里的樱桃红得发亮,就像羌族姑娘脸上的红晕一样。
而这漫山遍野的樱桃树,也是吴光剑回乡的底气。
“汶川人”吴光剑是“95后”,2015年入伍海军陆战队164旅装甲团装甲三连,两年后的9月退伍。
退伍后,他落地南京,年薪十几万,和女友情投意合,在家乡人看来,他只要再打拼几年,说不定就可以在大城市安家落户,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但是每到深夜,窗外华灯璀璨,他总是会想起小城里的那间老瓦房,墙下有花儿,院里有果儿,阖上双眼,被无限拉长的梦乡中有昔年的故乡。
他说:“在外面漂着的时候,没有根。”
或许,他的人生还有别的归属,或许他的家乡还可以更美。无数次午夜梦醒之后,他决定带着女友踏上回川的列车。
当在外闯荡过的年轻人久违地回到家乡,多少会带着“外来者”的目光,这也为“还乡之路”打开了更多可能。
吴光剑回乡的第一件事就是注册了抖音账号“西羌净土宝藏屋”,开了个叫“汶川绵虒西羌红土特产产品销售店”的抖音小店。
他拉着女友一起直播,把汶川应季的樱桃、青脆李等水果售卖到全国各地,也让屏幕那端的人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汶川。
但是创业路上总是会遇到拦路虎,因为个体经营规模小,单就运费一项就足以动摇根本。
以3斤装的樱桃为例,邮寄到北京,顺丰冷链的物流成本是49元,5斤装的话,则是65元。仅物流成本就占整个樱桃生产流动成本的60%。
“但这是汶川特产走向全国必走的一步”。吴光剑说。他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联合其他农户,组成联盟,以规模降低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