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1500万!那些回乡后,越来越富有的年轻人……
今年5月,经过漫长的高原寒冬之后,樱桃树又大片大片地红了。吴光剑联合200多名当地农户,共同开拓销路。
他和女友晚上在抖音直播4-5小时带货,清晨5点和农户们一起上山采摘,白天严格选果发货,平均单日销出2000斤甜樱桃。
在他的抖音小店里,还挂着汶川的其他特产和艳丽的羌族传统服饰,他希望有一天,当人们看到“汶川”二字,联想到的不仅仅是那一年的满目疮痍,还有小城人民的韧性,和一方水土的美好。
12年前,大地震发生时,正是汶川樱桃成熟的季节;
12年来,汶川经历了许多,但樱桃还是红了一年又一年。
回乡创业的吴光剑,像一路走来的每一个汶川人,外表看起来温和,实际上跟樱桃核一样,硬得很!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d4dbd464b1d87e08.jpg)
吴光剑身上有“重生”的坚韧,而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内心也有一番笃定。
生在浙西南松阳横樟村的“90后”张俊杰,家中祖祖辈辈都是蜂农,村里的大多数村民也都是以养蜂为生。
“小时候,我常爬上家里养蜂的阁楼偷吃蜂巢蜜,哪怕会被蜜蜂蜇一脸包。”他回忆到。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4472111382d8723d.jpg)
但是,养蜂、取蜜,百花落了又开,养蜂人的苦尽甘来却总是短暂的。
一边是一年的辛劳,一边是微薄的收入,年轻人大多去城市里寻找机会,村里的土地荒了,老宅子空了、旧了、塌了,剩下留守的老小。
张俊杰也曾是“进城大军”中的一员。回乡之前,他曾经是一名消防兵,50多次穿越烈火。
在一次化工厂的救火行动中,他差一点就葬身火海。回忆起来,他说:“那真是在生死的边缘。”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6111a477ce05f1d6.jpg)
从戎2年,他似乎习惯了逆行。
2015年,退伍不到2年,张俊杰不顾家人反对,辞去了在县城供电局的稳定工作,回家当蜂农。
“当时,父母总是质疑,为什么我要走他们的老路。”
老两口守着蜂箱熬了几十年,只盼儿出人头地,未成想却等来了重蹈覆辙。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张俊杰的看法有别于父辈:
“以前家里零零散散会养一些蜜蜂,我在县城读书、在绍兴当兵时,也把家里产的蜂蜜拿给同学和战友们分享,大家都说蛮不错的。”
与被朝黄土面朝天的父母不同,张俊杰开始用市场的眼光打量自己最熟悉的蜂蜜。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d4743f7335e2b5d5.jpg)
在万物互联的今日,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一个乡村会被隔绝。
朋友圈,成为他创业试水的地方。
以往村里人挑着扁担在集市上叫卖一天,也就只能卖出十几瓶,但通过网络,张俊杰的日销量很快达到了五六十瓶。
就这样,男孩离开了城市,蜂蜜走出了大山。但是,红红火火的创业路只维持了2年,朋友圈里的人情生意就遇到了瓶颈——
每瓶土蜂蜜的分量都很扎实,一瓶可以吃很久。当亲戚朋友们、亲戚朋友们的亲戚朋友们,想买的人都买过了,下一步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