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2018年,他将很多乡村教师、校长送到联合国去交流、学习。马云希望唤醒更多人、更多企业家、更多社会力量关注乡村教育。
他要培养更多优秀的乡村校长、教师。他说:“优秀的老师在于启发、在于唤醒,知识是可以被灌输的,但是智慧是被唤醒的。”
一如当年,马云自己那样。

少年时代的马云,学习并不好。他三次高考才考入杭州师范大学的故事,广为人知。更惊人的是,第一次高考,数学竟然只得了1分。
但鲜有人知道,整个成长过程中,改变他命运、将他唤醒的并不是上学,而是意外结识了一位外国人。
13岁时,马云喜欢英语。为了练习口语,他经常在西湖边上找外国人搭讪,甚至当起免费导游。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澳大利亚人戴维·莫利相识。
他和莫利一家结下深厚的友谊。此后很多年,分隔两国的他们一直互相写信。

肯·莫利、马云、戴维·莫利
读到大学二年级,莫利一家邀请马云前往澳大利亚游玩。
那年夏天,马云在澳大利亚住了整整29天。29天的时间里,莫利一家带他了解这个国家的教育、城市规划……
这是马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之一,他很难描述那种震撼。多年以后重回澳大利亚,他在演讲中说:
“很多你从学校、书籍、课本上学来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真的,这个世界太独特了,太奇妙了,你需要自己走出来,自己去体会。”
那些更先进的制度、更繁华的城市、更发达的经济,给马云留下宝贵的财富。也让他得以在那个年代,看到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肯·莫利对马云来说,是如师如父般的存在。他去世后,马云以他的名义,向位于他家乡的纽卡斯尔大学捐赠2000万美元,设立马云-莫利奖学金,以报答曾经的知遇之恩。

马云和肯·莫利及其妻子

那次出国游,唤醒了马云。
也是因此,他希望中国的乡村校长、教师都能出去看看。取长补短,增长见识,学习优秀的制度文化,帮助更多乡村孩子走出大山。
为了安排乡村教师去联合国参观、交流,马云动用了自己的关系。他给联合国打了个电话:
“我说让这些老师们到联合国去参观一下。然后联合国专门为校长们开放参观,进入到了安理会的会场,每个人在桌子上拍一张照片。
大家想想看,这些校长们回去吹牛至少三年,老师讲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们也能去。刚才单院长(单霁翔)跟我讲了,我们获奖的乡村教师也好、获奖的乡村校长也好,故宫对你们开放,让大家多去看。”
在三亚,他安排乡村教师住五星级酒店,跟顶级企业家、知识分子、明星面对面。
“他们都没有坐过飞机,没有见过明星、企业家们,他们怎么影响孩子,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激情?”
“我们让乡村教师有尊严,我们的孩子才会有尊严。”

马云在乡村教师颁奖典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