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很多年前,1995年,马云得到一次出国参观的机会,那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那时马云在自己创办的翻译社做翻译,当地政府找到他希望他前往美国追回一笔投资。
去到美国之后马云才发现,那是一家骗子公司。对方不仅不想投资,还希望马云与他们一起行骗,并承诺给他一笔费用。
经历一系列复杂的斗争之后,马云最终跑到西雅图的朋友家。也是在那里,他见到了互联网:“你搜什么东西,一搜就搜出来了。”
马云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回国后,他召集24位朋友到自己家里。
马云告诉他们:“我们明天要成立一家公司,专做互联网生意,将中国的公司放在互联网上,让外国人看到后,来跟中国人做生意。”
大家都以为马云疯了。
但当年马云还是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辞职,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开始投入互联网创业浪潮。从这一刻开始,他从一名教师,华丽蜕变为一个屡屡碰壁的创业者。
要知道,在这之前,马云是杭州电子工业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之一。


1984年,经过三次高考之后,马云终于上了大学。那年他被杭州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录取,成为一名师范生。
到了更加自由的大学,曾经学习不好的马云如鱼得水。他的英语十分出色,在专业里排名前列。同时超强的沟通能力、演讲能力,让他先后当选校学生会主席和杭州市学联主席。
因此1988年大学毕业时,他是学校500人中,唯二被分配到大学教书的人。
另一个是与他一起分配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书的同学张瑛,也是后来马云的妻子。

1988年夏,马云(二排右二)毕业照
从进入大学教书开始,“马老师”的称号,伴随了马云一生。直到如今,马云仍旧十分怀念自己教书的日子。
那时他和妻子张瑛在同一间办公室,每天早上,他都会骑着电动车载着妻子上班。
马云的教书风格与其他老师完全不同。他从不带着大家读课本、分析课文、讲解英语语法,而是完全抛开书本,注重大家的口语教学。
他从新闻中寻找吸引人的话题进行课堂讨论,然后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帮助那些内向的同学打开心扉,勇敢地站在同学中讲英语。
他每次讲课,都会出一个命题,让同学们选择一方观点辩论。这样的辩论很少有同学能赢得了马云,他的口语比其他人好太多。
因为口语好,马云也得到过福利。1995年,杭州西湖举办国际摩托艇大奖赛,需要50名美女司仪。而马云因为口语小有名气,被特聘前来培训英语。
那时他常常向同事抱怨:“50多双杭州最漂亮的眼睛向我眨啊眨个不停,搞得我上课都有些紧张……”
在大学里,马云凭借学生的喜爱,被评为“十佳英语教师”。
镜头记录下了马云当年讲课的盛况。他讲话风趣幽默,课堂上常常欢声笑语,甚至有很多同学逃课来到他的教室听讲。
面对镜头,他丝毫没有谦虚。年轻的马云竖起大拇指“表扬”自己:“我还是比较适合教书的,我教书教得很好,真的很棒!我自己觉得自己可能教书教得炉火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