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好友”大多是来自农村的中学生,聊天的开头基本都是感谢。
这让李永乐深受启发:“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能够让学生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我感到自己的价值被互联网最大限度的放大了。”
他曾引用过拿破仑的一句话——“今天把各位召集来,是要各位帮我编一部法典,我要让每一个农夫都拥有这样一部法典,并把它作为油灯下的圣经。”
或许,教育的地域鸿沟没有那么深。如此,李永乐走上了创作视频的道路。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af1a44343f43f4dd.jpg)
故事的起初,一切都是简陋的。
晚上10点左右,李永乐完成了日常的备课工作,就会走进学校里一间闲置的小教室,20多平米的空间,就像他的一个小作坊。
刚开始,他买了一个十几块钱的支架,支架不够高,下面层层叠叠垫着桌椅、板凳、课本……录像设备就是自己的手机,视频内容就是一个人、一块黑板、一截粉笔,除了是面对镜头而非学生,与白天上课时无二。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e86b07e79b87e32f.jpg)
视频经过简单的剪辑就直接上传到网络上。出乎李永乐的意料,这些视频吸引了众多网友围观,并且并不局限于他构想中的中学生群体,而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少,这让他十分受宠若惊。
在粉丝的鼓励下,李永乐断断续续地又发布了一些视频,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乎每则视频的播放量都高达几十万次。
有人提出看不清黑板,他就把手机换成照相机;有人说收声有问题,他又赶忙去买了麦克风别在胸前;后来又有2个粉丝自告奋勇,义务帮视频加字幕。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4b76f520e9204ce3.jpg)
小作坊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红火,但又陷入了瓶颈。一板一眼的教学视频渐渐湮没在五花八门的视频时代,于是西瓜视频提供了专业团队的支持。
在平台助力下流量步入正轨,迎来爆发,李永乐也渐渐确定了“寻找社会热点背后的科学道理”这样的内容思路。
中500万和考清华哪个更难?
40米大砍刀落下来,你能用几秒逃生?
《我不是药神》里的格列卫为啥这么贵?
《隐秘的角落里》笛卡尔的心形曲线,到底是怎么回事?
……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8c2d32de0b618cb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