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记忆也是一个罐头的话,
我希望这罐罐头不会过期,
如果一定要加一个日子的话,
我希望它是一万年。”
——《重庆森林》(1994)
1994年5月12日,中国电影届诞生了第一位戛纳影帝。
那一年,葛优凭借电影《活着》,打败一众强劲对手,拿下戛纳影帝。
巧合的是,在此之前的1993年,张国荣也曾凭借《霸王别姬》入围这一奖项,却最终因为一票之差,无缘影帝。
回程途中,葛优途径香港,张国荣特意开车来找他吃饭,祝贺葛优拿下影帝。
电影《霸王别姬》里的张国荣
一个月后,青岛男孩夏雨凭借《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一角,拿下威尼斯电影节影帝,这一年,他18岁。
彼时,夏雨对于这一奖项没有太大概念,直到第二天,有报社举着摄像机来采访他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成为了“威尼斯电影节最年轻的影帝”。
获得影帝的夏雨与导演姜文
9月17日,周星驰导演的《国产凌凌漆》在香港上映。
上映第三天,周星驰带着团队飞往宁夏,开始拍摄电影《大话西游》。
这是他创立彩星公司后投资的第一部电影,前后投入了6000万,他不知道电影能不能成功,但那几年,周星驰在票房上,没失过手。
1994年渐入尾声,12月底,周润发的《赌神2》如期上映,一举打破当时香港票房记录。
电影记录下了香港赌片的巅峰时刻,以及发哥的黄金年代。
《赌神2》中的周润发与邱淑贞
彼时,没有人意识到,1994年将会是中国电影史上如此重要的一年。后来,当人们回望那一年时,才后知后觉地发现,那一年的中国影坛,是多么耀眼且令人怀念。1994年绚烂无比,只是,有且只有一次。
01《活着》
1994年,张艺谋44岁。
此时的他, 已经凭借处女作《红高粱》与《秋菊打官司》,先后拿下了“金熊奖”与“金狮奖”,成为了“第五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
张艺谋凭借《红高粱》拿下金熊奖
他开始琢磨着拍一点不同的东西,于是将眼光望向了作家余华的小说。
最开始,张艺谋看中的是《河边的错误》,
但为了对作者有更深层的了解,他将余华小说都读了个遍,
这其中,就包括尚未发行的《活着》,
故事极大地打动了张艺谋,最终,他决定将《活着》拍成电影。
电影《活着》剧照 图为巩俐扮演的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