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北京公主坟的卡萨布兰卡酒吧,是成名后的杨坤不断提及的地方。
那里是他来到北京后,以歌手身份登上的第一个舞台,与他同台演出的,是彼时酒吧的“头牌”——沙宝亮。
沙宝亮偶尔会提起,在不远处大富豪酒吧里的驻唱歌手:
“那哥们唱得可以,跳得也不错,就是长得太一般了,挺可惜的。”
那个人,就是黄渤。
但是这些,都是杨坤后来才知道的事情。在当时,他对周遭的事情完全不关心,他只在乎两件事:
一件是什么时候可以发唱片,另一件则是下个月住在哪里。

几个月前,杨坤因为在直播间里公开批评网络歌曲《惊雷》,被推上了热搜。
在直播中,他连用三个排比句与两个形容词,来表达自己对于这首歌的抵触之情:
“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没有任何旋律、没有任何编曲。”
“恶心、俗气、这不是一首歌。”

杨坤在直播间聊起网络歌曲《惊雷》
毫无意外,这段直白的言论,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引起广泛讨论。
这不是杨坤第一次站在了网络歌曲的对面。早在2004年,当以《老鼠爱大米》为代表的网络歌曲席卷乐坛时,他就公开指出:“这些歌曲会令内地的流行音乐倒退15年。”
转眼16年过去。
最近几年,杨坤坦言,自己对于音乐已经包容很多,用他的话说就是:“少了一股冲劲儿。”
身处行业之中,杨坤明白风向早已改变,但是他却不愿意做出太大妥协,去制作时下最流行的歌曲。
他说:“如果要迎合时代,那你就什么都不是。”

这场“惊雷风波”的最后,是杨坤因为担心过度占用公共资源,所以专门录制了一段视频回应,视频中,他右手端着一杯咖啡,左手拿着一颗大蒜,他说:
“咖啡我也爱喝,大蒜我也爱吃,但是《惊雷》,还是算了吧。”
“大家,也散了吧。”

杨坤再次回应“惊雷”事件

如果把杨坤48年的人生放在时间轴上来看的话,他有点拧巴,又有点内向的性格,大概是从少年时期形成的。
杨坤的父母都是内蒙古包头普通工人,由于工作太忙,只好把年幼的杨坤送到乡下奶奶家,从此,在他儿时的记忆里,少了楼房与马路,多了山谷、羊群与看不到尽头的麦垛。
后来,杨坤翻唱彝族音乐人JIHU的《长子》,丝丝入扣、催人泪下,或许跟童年的经历有关:
“母亲啊,我听见,谷穗堆,风在吹,星星在,家的北。”
到了上学的年纪,父母把杨坤接回身边,过起了普通城市孩子的生活。
刚回到父母身边的杨坤经历了很长时间的适应期,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加之离开了陪伴自己多年的奶奶,杨坤并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