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的一位老师看到这个小品后,托话剧团团长给段奕宏带话,鼓励他去考艺术院校表演系。
自此,少年心底有了一个不合时宜的梦想:考上中央戏剧学院,做演员。
父亲表示不理解,认为在一个拮据的工人家庭,当演员简直是天方夜谭,能当个伐木工就不错了。
一根筋的段奕宏绝不屈服,他每天对着镜子练台词与眼神,寒暑假边在果脯场打工边练习表演。
终于到了远行的日子,不顾父亲的反对,段奕宏偷偷买了一张火车票,包里背着两个馕和八宝粥,踏上了去往北京的列车。行囊很沉,他背了一个在肩上,手里还提了一个。
吃完早饭,母亲送他去公交车站,10分钟的路程,母子二人静默无语,那时家里人都不理解他想做的事。

青年时期的段奕宏
那是段奕宏第一次离开家乡,要先坐20个小时的汽车到乌鲁木齐,再坐78个小时火车到北京。他回忆那列火车,要排长队上厕所,碰上排水系统不好,粪便堆成山,“我没感觉苦,我顾及不到。”
近五天的车程,98个小时的漫漫长路,换来的是不到20分钟的面试。
他落榜了,面试老师毫不避讳:“你不够高、不够帅,文化课一塌糊涂。”
段奕宏的演员梦碎了,他独自一人在天安门广场坐了一宿。
他不服,又准备了一年。
第二年又来到北京考试,被拒绝的理由仍是形象与文化课欠佳,再次落榜之后,段奕宏向在伊犁教授话剧的老师咨询,对方劝他:
“你一看就是上进的好孩子,别耽误自己,退一万步讲,你也考不上中戏。

段奕宏轴得很,他报了一个表演训练班,学费是4000元。为了不给家人增添负担,他跑去果脯厂打工,每天工作12个小时,这样干了一个月只赚到40块钱。
段奕宏的偏执自18岁那年开始,连考中戏三年,那根被拉紧的弦最后如愿射中想去的地方。
1994年,段奕宏以中央戏剧学院西北片区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中戏表演系。
后来,他回忆起考中戏的那三年:“新疆有一句话,叫勺子,就是形容我这种人。一根筋,比较轴,不知天高地厚。”

左一为段奕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