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杜威和父亲爆发了一次极大规模的争吵。前者不满长辈的指手画脚,后者指责儿子好吃懒做。矛盾中,杜威愤怒离家。在朋友的酒吧里,他组起了乐队,继续从前的摇滚梦。
那时,杜威有一位名为彭坦的队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共同在日夜颠倒的生活里思考生命和死亡。
几年后,彭坦组成了达达乐队,而热爱“死亡重金属”的杜威,则走上了另一条表达与描绘“死亡”的道路。

杜威与乐队成员在陵园拍摄的合影
杜威不怕“死”,自小便如此。
儿时他喜欢体验“恐怖”,如若在路边见到小动物的尸体,他还会凑上前研究,想着可不可以用电击复活死去的生命。
杜威曾一度以为自己天不怕地不怕,可当得知父亲因糖尿病住院时,他的这份笃定被瞬间击碎,也是在那时,他开始认真思考“安稳”对于生活的意义。
1997年,在母亲的反复建议下,杜威参与并通过了当地公职就业资格考试。当“福利院文职”和“殡仪馆火化工”两个职位摆在面前时,杜威因不想和母亲做同事,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那一年,杜威20岁,热爱反抗,却主动进入了世间唯一不存在“反抗”的地方。
没有人能拒绝死亡。

小时候的杜威和母亲
在成为专业入殓师的这条路上,杜威表现得极为主动。
最初入行时,他会主动学习防腐整容技术,也会积极钻研遗体复原技巧。如今,即使是已经成为业内极有声望的前辈,他仍保持着提早上班的习惯。
早上六点,在一天的工作正式开始前,杜威会先通过“遗体专用通道”走向冷藏间,核对前一晚送来的遗体信息。
因为时间尚早,殡仪馆内人不多。初升的太阳也极为懂事,只小心停留在通道门口,便不再向前。
从远处看,杜威正一步步走向冰冷的停尸间,而身后光影划分出的就是生死两界。
杜威时常想,这其实也是“死亡”的表现之一:
太阳总会升起的,无论如何都会升起的,可有人永远停在了昨天。

作为一名专业入殓师,杜威的工作通常包括帮助逝者清洁、按摩、化妆、穿衣,有时也要对遗体进行修复。这之后,逝者将被送入已经装饰好的木棺中,而后推入礼堂与家人、亲友一一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