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的不合理,都有了落脚之处。
在一个贾晓玲醉得不省人事的深夜里,看似年轻的李焕英像小时候一样背起她。两个人的身材悬殊,但在女儿眼中,妈妈总是无所不能。
她趴在她的背上呓语:“下辈子,你当我女儿。”
她一步一顿:“下辈子,我还当妈。”

就算知道最后的结局,就算人生可以有更好的可能,她也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
她说:“你好,李焕英。”
她说:“妈妈很好,从未后悔。”

贾玲在医院陪护母亲的戏份,因为情绪失控,重拍了20多条。
那是一个贾玲虚构的场景,她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已经是在殡仪馆。
2001年,母亲从装稻草的翻斗车上摔下来,走得仓促。姐夫打电话到中戏的宿舍楼说:“妈没了,你快回来看最后一眼。”
那一刻,贾玲很排斥地挂断电话,她无论如何也没办法把“妈妈”和“没了”建立联系。
从北京到襄阳的火车上,她忽然向车厢里的每一个人下跪:“我妈妈可能不行了,谁能借我用一下手机,我想给家里人打个电话。”
火车开了15个小时,没有坐票,她一直站在两个车厢之间,眼前人来人往,世界一片寂静。

二十多岁的贾玲
母亲走后,她忽然加倍地对父亲好,一通家常的电话可以打上很久,总是担心很多话来不及说。父亲知道长途费很贵,所以每次一接到贾玲的电话,就会赶紧对她说:“你挂了,我打过去。”
电话里的北京很暖和,电话这头的她坐在胡同里不见阳光的地下室,一身霉味儿,狭小的房间里,勉强放下一张床,一个桌子,一把椅子……狗进来都得竖着尾巴摇。
有一年冬天,姐姐到北京看她,晚上热得睡不着,说暖气怎么这么热。贾玲说,平时没有,今天是因为你给房东带了好多土特产。
姐姐给她在老家找了份安稳工作,她抬出师父冯巩据理力争,冯巩说:“要没有地儿住呢,我给她找地儿住。要没钱吃饭,她的饭我还是管得起的!”

冯巩在电影《你好,李焕英》中客串
2010年初,北京下了一场大雪,首都机场的跑道被积雪覆盖,当时的新闻报道,湖北方向的几个航线都被取消。
那一年,28岁的贾玲没有回老家。
爆竹声中,零点钟声已过,央视春晚直播大厅,一对“80后男女”搭档说了一段叫《大话捧逗》的相声,一夜成名。
她穿着白衬衫、红马甲、黑色短裙说相声,一百多年来,算是头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