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个誓言,支撑他活了下来。


在刘秀祥最困难的这几年,多亏了国家救济粮和学校老师的帮助。
没饭吃的时候,老师总是用自己的钱帮他打饭;交不起学费的时候,也是老师在帮他垫付,然后告诉他:“你只管好好读书,只有读书才有希望。”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刘秀祥坚定了自己读书的信念——“我一定要带着母亲走出山村。”

刘秀祥给母亲梳头
他开始一边拼命打工一边努力学习,只为实现自己立下的誓言。
可就是在高三这年,上天却和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因为长期出去打工,再加上照顾母亲,分身乏术,没能专心复习,又偏偏患上重感冒——他的高考考砸了。
看着自己就差几分的成绩单,刘秀祥第一次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那时候过得太苦了,很绝望,真不想活了。”
可转头看看一脸无辜又满头白发的母亲,刘秀祥告诉自己,为了母亲,也不能死。
他在澡堂子给人搓背两个月后,下定决心:我不想一辈子给人搓背,我要复读。
一次没考上,大不了再考一次。

那一年,他在自己的笔记本里,写下一句话,陪他度过了无数个难熬的日夜——
“当你抱怨你没有鞋穿时,你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每每觉得生活不幸,命运不公的时候,他就会看看这句话,给自己一点鼓励:
“生活里比我还苦的人有很多,应该往前看,学会知足常乐。”


他想要去复读,可却没有学校愿意收他。
他只能一所一所学校去找,迫不得已,他给高中校长下跪了四次,校长实在不忍心,答应了他的复读请求。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08年,20岁的刘秀祥复读一年之后,得到了不错的成绩。
最终,他成功考入了临沂师范学院(即后来的临沂大学),这是他多年来最大的愿望,终于被实现了。
难题却再一次出现:虽然他考上了大学,却没钱带母亲去读书。
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有好心人把刘秀祥的故事告诉了媒体,希望大家能帮帮他,后来,越来越多人知道和认识了刘秀祥。

刘秀祥和母亲
他们开始给他捐款,但都被刘秀祥一一拒绝:“我自己有手有脚,谁挣钱都不容易,不能白要人家的钱。”
为了攒够上大学的费用,他在当地一家铁矿厂,每天工作18个小时,2个月后,终于凑足了路费。
他说:“一个人的困难和挫折,并不是你向他人和社会索取的一个资本。
一个人活着,不应该活得让人同情可怜,而是让人可亲,可佩,可敬。
我最害怕别人可怜我。”

学校也为他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他要靠自己的双手挣钱读书和养活母亲。
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也是人人皆知的一幕——
刘秀祥背着巨大的行李袋,牵着母亲的手,坐上了通往山东临沂的大巴车。
一路上,母亲时常劳累哭闹,他总是耐心地安抚着她,牵着她,背着她,直到背不动为止。
就这样,他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