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袁泉小时候就觉得自己有艺术细胞不同,夏雨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演员。1992年,姜文计划筹拍自己第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对于电影的男主角“马小军”,姜文只有一个要求:“长得像我。”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16岁的夏雨
为了找到合适的演员,他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十几岁的男生,寻人广告甚至登到了《北京晚报》和《新民晚报》。夏雨父亲的朋友看到广告,打电话给他,对他说:“老秦(夏雨父亲的笔名),姜文招演员呢,你儿子长得那么像他,快让他去试试啊。”夏
雨的父亲觉得是个机会,于是一个电报发回青岛,把16岁的夏雨叫来了北京。那时,夏雨正在青岛家里过暑假,每天在门口滑滑板,整个人晒得黑黑的。
姜文见了夏雨,先是捏了捏他的肌肉,又当着夏雨父亲的面,问了他一个敏感问题:“会抽烟吗?”在当时,夏雨其实会抽烟——在和朋友们一起练习滑板时,他曾被拉去吸过一两次烟,但是碍于父亲在跟前,夏雨只好回答:“不会。”
姜文听罢递给夏雨一只烟说:“抽一根吧”。
结果夏雨刚点上抽了一口,姜文立刻就说:“你会抽!”
紧接着,姜文就转头对夏雨的父亲说:“老秦你走吧,儿子就给我留下了。”

姜文与夏雨
就这样,夏雨被姜文选中,成为了《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马小军”,和主演宁静、陶虹一起,被姜文送去京郊良乡的一个部队汽车团集中管理。
在那里,剧组每日给他们放着六七十年代的歌曲,让演员们感受剧中人物的情感。甚至请来了杂技团的老师,教他们学习骑自行车与北京话。姜文还给这一过程起了名字——腌制。“腌制”小半年后,电影正式开拍。虽然《阳光灿烂的日子》剧本设定是在夏天,可拍摄时,却是冬天。
在北京零下的天气中,剧组的演员们不仅要跳水,还要为了让说话不要呼出白气,而不断地吃冰棍。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夏雨与陶虹
其中有一个镜头,是夏雨扮演的马小军在雨中呼叫米兰的名字。夏雨后来回忆,纵使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真的站在雨中时,那种刺骨的寒冷,依然超出了他的想象,纵使如此,他仍坚持完成了这场戏。
拍摄结束后,夏雨被工作人员用军大衣层层包裹住,回到监视器旁,他听到姜文转头对摄影师顾长卫说了一句:“哥们演得真好。”夏雨说从那时起,他突然感受到,自己好像真的可以演戏。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夏雨
当16岁的夏雨在冬天的雨戏中声嘶力竭呐喊时,15岁的袁泉也在忍受着冬日的寒冷。在戏曲学校的日子里,每天早上,袁泉都要六点起来练功,最难熬的是北京寒冷的冬天,每次早上,她都要裹上军大衣,才能抵御住寒气。不过对那时的袁泉而言,比寒冷更让她苦恼的,是上专业课。因为腿长,袁泉总是在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上,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