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玩耍的马东,立马从桌子下面爬出来,给父亲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大声喊道:“叔叔好!”
马季的眼泪瞬间就流出来了,这也是马东生平唯一一次见到坚强的父亲掉下眼泪。
马东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上小学一年级,放学回家,父亲问他:“老师留了什么作业啊?”
从那往后,马季再也没有过问儿子学习上的事情,甚至偶尔会蹦出来一句:“你上小学几年级了?”
在马东的内心,自己的父亲有些冷漠,他从来不会顾及到家,也不会顾及到自己,他是那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艺术家,三句话不离本行。
马季的夫人心里也有很多委屈,但却非常支持他,她觉得一个男人就该有他的事业。
1984年,马季春晚相声《宇宙牌香烟》

没人管,对少年时期的马东来说是件好事,因为这样更自由。他从小痴迷《三国演义》与《红楼梦》,看书成为最大的爱好。
马季一直教导儿子马东,发挥其他方面的技能:“不要跟在你老子后面吃相声这碗饭,没有出息。”
马东从小生活在这个环境中,整日耳濡目染,经常偷偷地翻看父亲创作的本子,四岁半他就能背出整段快板书《奇袭白虎团》。
当时把马季吓了一跳,后来才知道儿子是从收音机上学的。

年少时的马东对相声也有一定的理解和看法。马季曾经创作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段子,叫《地名学》。
写完之后,他叫儿子听这段子。
当时马季的夫人也坐在一旁,马季就开始念。念完了,夫人直摇头;对于马东,马季拿他当孩子,不懂事,结果他冒出一句:“思想性不强。”
马东当时才十几岁,对于语言的艺术就已经拥有自己的看法。
在这种情况下,马季平时尽量不在儿子面前研究相声,姜昆、赵炎到家里来交流相声时,如果发现马东在偷听,马季便会立即把他撵出去。

由左到右:姜昆、赵炎、马季
“现在让他好好学习,至于说不说相声,等他长大了再说。”马季说。他希望儿子能培养出自己的爱好,而不要受父亲的影响太多。
在马东读中学时,班里有个同学想学曲艺,他作为陪同一起去了曲艺团。
当老师问他“你的父亲是谁”时,马东说我的父亲是马季,在场的老师们都站起来了,脸上露出了肃然起敬的神情。
然而马东长大后,对于自己的童年生活与大名鼎鼎的父亲,总是避而不谈,那些光环在他看来,没什么用处。

马三立与马季
对于家庭他提到的只有当年在学校,常会被堵住让他说一段相声的类似经历。
1986年,马东拿着父亲给的三万块钱跑到澳大利亚主修计算机专业。
那是八十年代,是一个个知识分子沉醉于诗歌的年代,然而18岁的马东还未来得及体会一下罗曼蒂克的浪漫,就开始了社会人的羁旅。
在澳洲,他为了生活做过各种杂工,搬桌子,洗盘子,甚至加工过袋鼠睾丸皮子......

吃尽苦头的马东,逢人便说:“澳洲不适合年轻人。”
他在澳洲十年,只和父亲马季见过三次面,对于马东而言,父亲给他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离开故土的这些年,他远远看着自己的父亲,心里想:
“如果他是别人的父亲,那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马季与冯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