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4日,马龙接连战胜当年奥运男单前三甲马琳、王皓、王励勤,获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单打冠军。球迷都以为他会是下一个马琳。
但低谷期随即而至,并且,持续得异常漫长。
2009年、2011年、2013年,马龙三次参加世乒赛都被王皓死死压制,决赛都没法进。
与此同时,与他合称“科龙”的张继科用445天就拿到了大满贯,史无前例。
这些无疑对被赋予“乒坛下代领军人物”厚望的马龙来说,是极大的冲击。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49aab282894c0e56.jpg)
再加上,马龙的性格,以乖出名。
好友张继科爱对马龙说,龙,你能不能别那么乖;刘国梁的原话是,“太乖、太懂事了……你犯点错误行不行?”
这种乖,近似于稳和低调,这样的人遇到困难时,只会对自己更加发狠、格外严格。
“乖乖龙”曾透露,自己会在做事时对困难方面想象得比较多,甚至会在赛前思考,万一输了要怎么面对?
所以,一切都成为了他刻苦练习的理由。
十年如一日,马龙从不停止训练,国家队一周练6天、过年放1天假,即便制度已经这样严格,他还是最刻苦的。
很多年,他没穿过短袖以外的衣服,冬天也是,套个羽绒服,就来训练了。
有时,马龙的陪练都快累坏了,问他能不能休息,马龙还是不敢轻易放松。
他执着地追求完美,希望能控制赛场上的一切。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251bcbc76d0b43d3.jpg)
赛场上,刘国梁觉得马龙就像包粽子,能把对手打到“包死”。马龙解释,自己只是爱出题,会不停抛出题目,待解答后立刻换题,直到对方崩溃。
他追求完美,力争控制一切。
2014年时,马龙的训练量已经到达了一个极致,输也输到了一个极致:世界杯输给张继科、全国锦标赛输给樊振东……有些负局还是意外爆冷。
想过退役,但对乒乓的痴还是让他坚持了下来。
触底之后,该反弹了。
2015年苏州世乒赛是转折,马龙在半决赛对战天才少年樊振东,刘国梁认为两人在伯仲之间。
但当时,马龙27岁,樊振东仅有18岁。
为了确保胜利,比赛前,马龙反复和自己说话,告诉自己能行,小心地开始了过关斩将之旅。
半决赛4:1击败樊振东,决赛以4:2力克方博后,职业生涯第一个世乒赛男单冠军终于被收于囊中。赛后,一向内敛的马龙异常激动,甚至跳上了球台,庆祝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432cd04aef6eae20.jpg)
低谷期被胜利化解了,世乒赛后的故事大家已经知道,状态绝佳的马龙开始了“无往而不胜”之旅。
2016年马龙带队征战里约奥运会,获得男单男团双冠,时隔五年,又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男单男团双冠,成为男单冠军卫冕第一人。
今年他33岁了,依旧保持着巅峰竞技状态,依旧保持着“奶气”的外表和习惯,东奥男单决赛,他“碎碎念”给自己打气,认真到可爱。
就像他的偶像球星梅西、穆雷,虽然内敛、不善言辞,依旧拥有强大的统治力。
这位现任国乒领军人物仿佛中国队的定海神针。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1a8c1016420ede4d.jpg)
马龙 发球
7月30日,成功卫冕奥运男单冠军后,马龙做了一个与里约奥运会同样的比心动作,庆祝胜利。
8月6日,男团决赛,带队中国队击败德国队后,他没做出标志性的比心动作,反而高举手臂欢呼,满脸轻松的笑意。
似乎在说,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队,可以永远相信中国队长马龙。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2f55c70237edb3a0.jpg)
马龙 比心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0533d9486474fb9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