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乒乓女团夺冠蝉联奥运四连冠后,解说员说了一句,放眼望去,看台上都是世界冠军。
看似有点“凡尔赛”,但却是事实,中国乒乓球就是一支都是世界冠军的球队。
拿已经20次当过世界冠军的刘诗雯举例,她的队友是世界冠军、教练是世界冠军、师姐是世界冠军、师妹也是世界冠军,就连前男友也是世界冠军。
女团赛事结束后,当晚,已经退役的大魔王选手张怡宁、王楠、李晓霞在抖音开了直播,复盘起了当天赛事。这一行为又增添了一丝魔幻气息——
中国队,就连看直播的也是世界冠军。
为何这么多年,强大的中国队能长盛不衰?
曾任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三位“大满贯”的教练李隼给出了答案:“关键时刻总有人能站出来”。
在国乒队,老队员关心、呵护年轻队员成长,而小将们不断努力、突破自我。从而实现了中国乒坛的传奇与传承,形成群星璀璨的众神时代。
这种传承,从初代大魔王邓亚萍时代就开始了。
邓亚萍
连续拿了8年世界第一的邓亚萍,在1996年奥运会打完后有了退役的想法,队里不同意,教练希望邓亚萍护送小队员一段时间。
“如果小孩们成长得慢一点,需要她随时上场。”
1998年夏天,已在国外读书的邓亚萍被召唤回国,备战年底的亚运会。
这次,队里商量先用小队员,老队员待命,结果小队员成绩出色,邓亚萍便放心地退役了。
二代大魔王王楠,就是这样在老队员的关心下,迅速成长起来的。她是世界女乒第二个大满贯获得者,职业生涯累计获得了24个世界冠军。
张怡宁 王楠
和王楠私交甚笃的第三代大魔王张怡宁,更是一路带着未来的大满贯丁宁长大。她觉得这小孩特老实,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北京奥运会,在家门口获得女单女团两金牌后,双满贯得主张怡宁,在第二年就隐退,将接力棒递给了李晓霞和丁宁。
2012年伦敦奥运会,由于师姐郭焱受伤病困扰,队内安排当年世乒赛女单冠军丁宁顶上,代替师姐参赛。丁宁内疚地哭了一路。
郭安慰她:“对前辈最好的致敬就是超越他。”
李晓霞、丁宁、刘诗雯
旧人带新人,新人冒尖尖。
这便是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的理由了。
女团决赛结束那晚,张怡宁谈起孙颖莎,鼓励道,小朋友这次打得可圈可点、心理稳定,功底有点薄,但充满灵气。
期待她在三年后的巴黎奥运会能有更好的成绩。
王楠夫妇也承诺,奖励国乒冠亚军7套房,均价值500万以上。
明显的,老队员和小队员的传奇与传承,令人感动,而今仍在延续。
故事回到伊藤美诚。
备战东京奥运会时,她发表过这样的言论:期待东京奥运会快点开始,希望那时,中国队也能站在领奖台矮的那边。
年轻、天分高的她,曾是我国选手最大的威胁。
2017年,丁宁训练时,把伊藤美诚的这则新闻,放大了数倍,贴在了能一眼看到的墙上。
丁宁退役后,这次奥运会,在混双失利的压力下,女单项目,孙颖莎4:0横扫了这名威胁。
女团项目,陈梦、孙颖莎、王曼昱三名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选手,又与她所在的日本队交手,再次以3:0横扫对手。
仿佛完成了丁宁未完成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