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独属于他的精神世界,没人走得进去。

蔡志忠在自己72岁这年,选择出家不是偶然。
2000年,他第一次去杭州,就已经思考明白自己之后的人生:“我生于台湾,将老于杭州,葬于少林寺。”
一个人活明白了,就不会惧怕死亡。
蔡志忠是出世的入世者,对于要死后葬在少林寺的想法,他这样解释:“如果把我葬在台北或者杭州,没有经济效益,把我葬在少林寺可以收门票。”

在少林寺出家后,蔡志忠与以前的自己作了告别。漫画大师、哲学家、物理研究者......所有的身份,自此对他而言,都只是过往红尘中的一场空梦。
这一次在少林寺的出家,是他生命的回归。风起的时候,他在风里;云过的时候,他在云里。
从四岁半那年到如今,蔡志忠几乎过了别人两三辈子的人生。
对此,他却自信地说道:“不,是十辈子的人生。”


出生于上世纪的蔡志忠,称自己喜欢孤寂,没有孤独什么事都做不了。
73岁的他依旧谈笑风生,鹤发矍铄。他时常假想,全宇宙只剩下他一个人,那一定很美妙。
滚滚红尘,他在清粥的淡味里,觉出了一些生之凄凉,粗茶淡饭,烟火人间。
蔡志忠不是归人,只是个过客。

活在当下时代中的他,没有手机,没有锦衣玉食,没有头衔名片,不跟人来往,却完全掌握了自己的一生。
这位老人的去处,只有他自己可以掌舵风向。
看起来单薄羸弱的蔡志忠,走路飘然,粗细不一的皱纹纵横在沧桑的脸上,那双眼睛却始终透着光亮。
他的画总是大面积留白,线条利落极简,从容且自由,像极了他本人的脾性。

也许真的走到生命终点的那一刻,他或深山埋骨,或随风而去,就像他十五岁时的那场出走。
不必与任何人解释,只与自己对话。
尝遍人生百味后,蔡志忠大笑一声,退入大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