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则视频资料中,小龚琳娜身穿白色民族裙,在台上欢畅而歌。
那时,她有一个愿望,“长大当个歌手。”若干年后,龚琳娜如愿称霸舞台。让她一举成名的歌曲,就是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忐忑》。

2011年,《忐忑》在网上走红后,被冠以神曲,龚琳娜也引来诸多热议。
在3分半的视频里,征服网友的,除了“哦啊呀呦”“那个嘀那个咚”等唱词,还有龚琳娜演出时脸上丰富夸张的表情变化。
一时之间,引来各路明星和网友的争相模仿,连天后王菲都被激发出强烈的翻唱欲。然而仅仅过了一天,王菲又公开发布“认输文”,称自己眼珠子都转丢了,也没找着那忐忑劲儿。
有了王菲的加持,《忐忑》似乎坐实了神曲的位置。更有人评论说,这是一首学一万遍都不会唱的歌。
至此,龚琳娜也成为“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存在,有了“神曲天后”之称。
然而,作为不走寻常路的歌手,她也有一些符合主流审美,深受大众好评的作品。
被贴上“奇葩”标签,变得家喻户晓后,她转而走向严肃创作的道路,致力于古诗词演唱。却终因曲高和寡,落得听众寥寥的结果。
尽管不被市场认可,有时还要赔钱办活动,龚琳娜仍旧没有妥协。她希望民歌可以走出中国,古诗词也可以走出中国,飘向全世界。
无论如何,龚琳娜都不想好好唱歌。

2010年,北京新春音乐会上,龚琳娜受邀,献出了3分半的演唱。
这首歌,没有歌词。除了远近高低的“哦啊呀呦”等哼腔,就是龚琳娜脸上丰富的表情变化,其中不乏夸张的面部特写。
自那之后,《忐忑》在网上爆红。
因龚琳娜的演出特点,及歌曲的难模仿程度,“神曲”一说由此诞生。
事实上,网友关注《忐忑》,是因为龚琳娜唱歌“搞怪”又“疯癫”。
一年后的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也恰好利用了这一层“看点”。
舞台上,龚琳娜身着宽大的红色长袍,如往日般热情演唱。而镜头却频频切换到台下的观众席,将众人表示惊讶、偷笑的反应,一一输送到千家万户面前。
龚琳娜和她的作品,一起成为大众眼里的“奇葩”。

那时,她尚处于对音乐的探索阶段。龚琳娜与德国籍丈夫老锣,将他们合作的歌曲称之为“中国新艺术音乐”。
这是他们自己的定义,是指一种根植于中国音乐传统,又对其他国家音乐有所借鉴的作品,其中就包括让龚琳娜一夜成名的《忐忑》。
那是老锣送给龚琳娜的一首歌。事实上,她在拿到《忐忑》曲谱那一天,歌曲还没有名字,只有起伏跌宕的旋律和拼音写成的“咿咿呀呀哦哦”。
龚琳娜有些不明所以,甚至产生“这是歌吗”的疑问。
她只好把这当作一个有难度的练声曲。恼人的是,练习过程中,龚琳娜发现自己因不适应这种发声方式,而频频出错。
就这样,她把这首歌命名为《忐忑》。
彼时,龚琳娜不知道自己随意而起的歌名,竟会成为日后的成名曲。
另一件她不知道的事是,11年后,她会再次穿上当年那件红色“战袍”,献唱一首别样新作。
这是一首说唱风格的作品,脱胎自《忐忑》。2021年9月末,在与年轻说唱歌手早安的合作中,龚琳娜直接拿自己的成名曲进行改编,将说唱与民乐进一步融合。
舞台现场,早安以一段紧凑的rap热场,稍后唢呐声起,龚琳娜出场。
她的登台,让网友们直呼“爷青回”。高音部分,更是震撼全场。
时隔不久,在10月4日的收官赛中,龚琳娜与早安战到了最后,成为《说唱听我的2》舞台上的总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