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吴昕售卖的二手衣物被指价格虚高,再是有人爆料杜海涛在剧组“耍大牌”,何炅深陷“吃空饷”谣言,谢娜与张杰的情感话题已是老生常谈,李维嘉因“暴瘦”“情绪失控”“情变”等新闻,多次被送上微博热搜……
“成员内讧”“消费粉丝”“捧高踩低”“代言事故”等讨论愈演愈烈,“快乐家族”的每一位成员不得不接受新一轮的舆论审视,《快乐大本营》也终于走到了分岔路口。
如何走出困境?
《快本》和“快乐家族”都在思考。

与此同时,隐藏在诸多问题背后的一个结论显而易见:
在网综、网剧、短视频遍地开花的全媒体时代,人们对于“好节目”的定义已越来越专业、严格。
《吐槽大会》《极限挑战》《奔跑吧兄弟》《脱口秀大会》《奇葩说》《中餐厅》……
这几年,各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幕后团队绞尽脑汁地寻找新点子、新段子、新爆点,渴望在越来越拥挤的流量赛道上获得一席之地。
对比之下,“很有情怀”的《快本》似乎没有追上观众的“审美”。

在互联网还是罕见“舶来品”的时代,电视是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而《快本》的取胜关键便来自于此——它总能给观众带来无尽的新鲜感。
早期的《快乐大本营》很擅长制造话题,有趣的游戏环节搭配着犀利、巧妙的采访提问,观众时常能借此看到明星的另一面。
后来的节目善于“堆砌”,将多位流量明星和各类老牌游戏一股脑地推上舞台,“大杂烩”一般的环节设定时常让人摸不着头脑,更别说从中获取“新看点”。
从前被“流量”追着跑,如今追着“流量”跑。
当原本充满趣味、创新的环节,全部被换汤不换药的枯燥游戏和明星作品宣传代替,这样的《快乐大本营》还能让人“快乐”吗?
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自己的回答。

在某次录制《快本》时,何炅谈起李湘离开时自己的心境:
“那时候节目收视率下滑得很厉害……当时她(李湘)就说,‘炅炅你来和我一起干’。那个时候,包括我最好的朋友都劝我说,句号要划在句子最漂亮的地方,不要等到句子已经没人再听的时候。可我觉得,《快乐大本营》真的给了我很多,如果真的有一天这个节目是在我手里做死的,我也觉得那是一种荣耀。”
说这话时,何炅一定没有想到,“意外”会来得如此突然。

2021年10月9日,湖南卫视宣布《快乐大本营》暂停播出,进行“升级改版、更新换代”。
此时,距离1997年《快本》首次与观众见面,已经过去了整整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