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是个刚烈的女人。
“跪不下去”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
成为诗人后的余秀华,仍然强调自己的身份顺序是女人、农民、诗人。
意外走红后,当余秀华走在田野中割草时,记者们手中的摄像机与闪光灯与她形影不离。
被剥夺健康与美貌,让她有很多时间来思考,余秀华身上有着强烈的困境,却在诗歌中安身立命,她心事疯长,疯狂写诗,一个字一个字艰难地写出来。
诗歌成为她摇摇晃晃行走在人间的拐杖,她不是精致的文化人,却是如刀锋般锐利的余秀华。
走红后的这六年里,余秀华经历了一些失去,她完成了一场伟大的离婚,母亲与外婆相继离世,她意识到突然的成名相对于生活,于事无补,“你走后,人间就冷了,妈妈,我们没有一个是胜利者”。
成名后的这几年,余秀华对自己的写作状态很不满意,缺少了痛感,也失去了生活的内容。
她的才华,仿佛正在被网红身份一点点消耗着。
余秀华所在的横店村建起了小楼房,之前麦子生长的地方,变为纪念余秀华故居的文化广场。每当傍晚时分来临,村民们就在这里跳起广场舞,一派热闹景象。
自横店村改建后,麦子、荷叶都被推土机埋到了地下,余秀华脚下冰冷的水泥地隔绝过往,向一望无际的原野告别,好似一切从来没有存在过。
一个从未远行离开故乡生活的人,也开始有了乡愁。
余秀华坐在屋外,不论站得多高,都再也无法目睹夕阳落下去的景象。
在那个冬天到来之前。
在余秀华还是一个湖北农妇时,她常常坐在家门口的院子里,用一台电脑在并不稳固的桌子上写诗。
她梳着简单的马尾,身穿一件黑色的常规款棉服,面无脂粉。
余秀华坐的地方从不平坦,如同她的人生,她的身旁是叽喳作响的麻雀与绿色的田地,也有荒草。
余秀华笔下的字句暴烈扎实,像是从土地与厚雪中拔地而起的植被,令人猝不及防。
“你别羡慕我,如果你像我这样,你早就死掉了。”
2015年,余秀华因《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走红后,她第一次走出那个困身多年的村庄,在去往北京的路上,她独自呢喃:“不知道命运会将我推向哪里,会不会突然粉身碎骨。”
在余秀华之前,从未有过一位女性诗人的出现,会以如此轰动的形式迅速走红大江南北。
在“诗人已死”的时代,诗歌与大众已是多年井水不犯河水了,余秀华的出现,打破了一切宁静。
她在嬉笑怒骂间冷眼看世界,面对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从不在意,因为这位中年女性遭受过太多命运带来的苦痛。
自小残疾所带来的不便与耻辱,长达20年的无爱婚姻,所在农村的闭塞,骨子里的才华与现实生活背道而驰。
诗歌一直在爱她,悲悯她。
余秀华身体里的火车,油漆已经斑驳,她摇摇晃晃地走在人间,诗歌是这个女人的拐杖。
难道还有明天,可惜还有明天。
如果还有明天……
命运在最初,对余秀华是刻薄的。
她从农村来,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不可逆转的脑瘫,使其行动不便,6岁那年,余秀华才学会走路,在这之前,她的行走方式是爬。
出生于1976年4月5日的余秀华,她说自己清明节过生日,身上带点鬼气。
在乡下一个患有脑瘫、长相不好看、家境贫困的女人,这在同村人的眼中,余秀华无异是一个另类,冷眼嘲讽让她感到痛苦。
余秀华的身体导致她无法下地劳作,讲起话来也无法吐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