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历史上的今天2018年10月1日的今天,2018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该历史事件记录为2018年10月1日年间的历史文献线索
☆☆☆
PD-L1缺点如何克服?
肿瘤捕手可精准挑出获益人群
目前病理上PD-L1检测虽然有效,但还不是完美的。有以下几个缺点:
不够标准化:病理的判读还是过于依赖病理医生的个人经验。
假阴性:越来越多的数据证明IHC的结果有比较多的假阴性,尤其在活检穿刺的样品。由于PD-L1表达在组织上的空间异质性,穿刺样品由于组织量的局限,经常导致假阴性。
无法取得组织。大约有40%的患者因为不愿意,或者实际操作的原因,都获得不到组织样本。
即使有了组织样本,由于时效性以及取样痛苦性,不能经常获得动态、实时的数据。
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在于液体活检。利用灵敏的液体活检CTC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出游离于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再进行分析,就精准可以测出CTC上的PD-L1表达。比如中科院的肿瘤捕手CTC PD-L1伴随诊断技术,应用准确定量的纳米医学免疫荧光技术,可以做到更精准的PD-L1表达分析,从而挑出获益人群。
这个技术只需抽血,就可以指导患者是否需要采用“抗癌神药”,可重复检测,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操作简便、动态实时的优点,把PD-L1伴随诊断技术推向了新的高度。
在2018年ASCO会议上,肿瘤捕手团队发布了和恒瑞、信达等中国药企合作的PD-1药物在消化道肿瘤临床试验结果,显示CTC PD-L1伴随诊断检测与药物具有高相应,可以将平均不到20%的反应率提升到64%。
科学就是这样,不断进步,不断前行。目前国际上,利用CTC PD-L1伴随诊断(Companion Diagnostics)细分患者群体,确定最佳治疗策略,有助于将PD-1/PD-L1药物推向一线,推向更早期,这就是肿瘤患者真正春天的到来。
参考文献
Kim S T, Cristescu R, Bass A J, et al.Comprehensive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clinical responses to PD-1inhibition in 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J`。 Nature Medicine, 2018.
Yue C, Jiang Y, Li P, Wang Y, Xue J, Li N, Li D, Wang R, Dang Y, Hu Z, Yang Y, Xu J。 Dynamic change of PD-L1 expression on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in advanced solid tumor patients undergoing PD-1 blockade therapy。 Oncoimmunology.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