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还能像正常人一样去学校上课学习吗?该注意些什么?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有所帮助!!
感谢邀请。精神病人还能像正常人一样去学校上课学习吗?该注意些什么?
很多家属都关心这样的问题,患病后首先考虑结局,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至少眼下,我们应该先治疗,因为对于精神疾病来说,有太多的不确定的预知性,每一例个体也不一样,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对治疗的敏感度来分析。
精神疾病种类很多,结局也不同
广义的精神疾病包括器质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人格障碍、心理障碍、睡眠障碍等;
狭义的精神疾病,可能只是指精神分裂症。不可否认,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并没有那么乐观,大概有80%的精神分裂症个体会随着病程的迁延出现社会适应不良。这里所说的社会适应包括患者的人际关系、学习能力、以及生活照料能力。
精神分裂症患病后,个体的学业进展、维持以及就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很多患者最终因为意志减退而被迫停止原来的职业(包括学生)。在这之中会有一些个体,能够完成学业或继续工作,但总体的学习效率,以及工作能力会因患病而大打折扣。还有一个不太乐观的信息就是,这类患者发病年龄越早,往往提示预后越差。
对比之下,像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症、躁狂症)、神经症等,经过良好的治疗,大部分能够回顾社会,但同时也要做好复发的准备。
而对于文章中我提及到的人格障碍,恐怕就不会有那么乐观了,他们之中的很多人,会出现明显的社会适应不良,最终以多种可能,终止了自己的职业经历。
虽然理论上是不太乐观的,但积极治疗也同样是关键
能够影响精神疾病预后的因素很多,其中一点就是及时、准确的治疗。
有效的治疗能够延缓疾病的发展速度,减轻其社会功能受损的程度。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即便是精神分裂症,也有接近20%的个体最终预后良好。那么这20%是否值得我们去努力?我想大多数的家庭都不愿意属于剩下的80%
既然提到了治疗,就不得不提到专业性。精神疾病的种类很多,对于每一种疾病的治疗方案也不同,很多落后的偏远地区喜欢将该病归类为“神学”,这样一方面错过了最佳治疗期,还可能因此给予患者不良暗示,为疾病的治疗增添新的难度。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将持续更新相关医学问题。
对于多数精神障碍学生患者,经过系统治疗,是可以重新回到校园,正常上学和上课的。也有一些学生患者后来还考上了985、211等重点高校。对于要重返校园的精神病患者,需要注意以下返校问题:
第一、维持治疗按时服药。
擅自减药和停药是精神病病情波动和复发的重要原因,不少患者因为担心药物副作用,比如睡眠增加、反应减慢、记忆下降和体重增加等问题,自行减少药物,甚至停药,这会大大增加复发风险。一旦复发,又得重新住院治疗,不仅费钱,也会打击患者康复信心,同时增加了再返校园的难度。
第二、积极适应校园环境。
精神病患者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往往存在缺陷,导致环境适应能力较差,重返校园后,原来的环境刺激因素仍然存在,而且会有人对你生病治疗的问题比较感兴趣,这就需要提前做好应对的思想准备,编好一套应对同学的说辞,将这个过题抵挡过去,你需要平静面对同学们的好奇,如果反应过激,则会让大家更为好奇。
第三、合理调整学习目标。
生病的过程,就是对你的学习能力、个性缺陷、环境适应的一个警示,重返校园后,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包括服药治疗、学习压力、支持系统等因素,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学习规划,答主的意见是学习目标适度降低,带病完成学习任务,本身就是一个新的考验,以超过自己实际能力和水平一点点的标准,来构建目标较为合适。
第四、遇到复杂问题及时求助老师和父母。
很多患者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喜欢自己单扛,结果扛出了问题,对于患有精神病的学生,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如果问题难以解决,应请父母和老师与协助解决,这样更加省力,减少压力,有助于维持病情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