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亲自积累下来的钱,用在有意义的地方,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
为人父母要教会孩子,延迟满足,坚持合理消费,培养良好习惯,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2、现金支付,直观明了
微博上,一位妈妈分享自己教育孩子的经历。
有一次带孩子去跳蚤市场,摆地摊卖小东西。有时候,顾客要直接扫码付钱,我会劝说顾客换零钱纸币给孩子。
妈妈认为,虽然也就一块钱、两块钱,但能让孩子知道一块钱能买啥,不能买啥。
现金支付,更具体明确。每一张纸币的购买力,成为孩子心中的一杆秤。
直观的现金,能控制孩子的消费欲望,更能明白金钱的价值。
3、做好预算,自由支配
看到一位妈妈说到儿子让她感动的瞬间。
有一天,儿子对她说,老师的杯子坏了,得知自己一周的零用钱,不够给老师买个杯子,儿子说:“下周我不用钱,先攒着。”
作为老母亲,她突然很感动。
让孩子自由支配一定量的零花钱,适度的金钱自由,帮助孩子学会分配和取舍。
他们分配的每一笔钱,将来都成为人生路上积攒的经验,助力更加灿烂的人生。
经济学家杨长江说:
“中国孩子压根儿就没有金钱意识,孩子们不知道金钱是从哪里来的。
在孩子的眼中,金钱就像是一种玩具,一张可以随意摆弄的纸。他们完全忽略了金钱背后的劳动付出。”
年少的孩子,没吃过苦,不懂成年人挣钱的难;没受过难,不知成年人赚钱的累。
学会管理金钱,发挥最大价值,花在该花的地方,是孩子从小就应该体味的生活“艺术”。
家里有钱,要教孩子花钱,因为父母赚再多的钱,可能都抵不过孩子败家一年。
相反,家里没钱更要教孩子花钱,因为过日子要精打细算,细水长流。
会花钱的人,才是真正的富人,变得越来越有钱,日子越过越有劲。
所以,无论钱多钱少,都要好好用钱,“挑剔”地买,认真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