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美感基于简洁。
因此在蒙台梭利教室中,你不会见到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装扮,也不会出现“看似”孩子们制作的一件件精美“艺术品”。
蒙氏教室的布置不准求奢侈华丽,但每一样教具都是精心设计,且摆放有序,对孩子充满了吸引力。
在这样一个干净整洁、平静而温馨,充满小情调的“家”中,孩子内心才能展现其秘密。
在蒙氏工作中,孩子们每一次完成手中的工作,都会整理好再放回原先位置。
蒙氏园的孩子,都会养成这样的学习仪式感,把手中的“工作”当作一件正儿八经的事,而不是日常玩耍的玩具,玩完就到处乱丢。
同样的道理,在家里也需要父母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家庭气氛;
孩子有固定的学习桌,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看书,而不是孩子在学习,家长在看电视、刷手机。
孩子的学习潜能需要激发,而关键在于父母是否能够以身作则,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部曲:
注重学习过程的规范性
有人说,教育的仪式感,不就是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这类仪式吗?
说得没错,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且还是集体教育的大型仪式。
这样的仪式教育,会给孩子带来集体的荣誉感,产生敬畏心理,但也容易给人带来压迫感。
反观那些小而美的仪式,能给孩子带来亲密、安静和真实,抵达人心,所带来的教育效果会更好。
那么,怎么让孩子从小养成教育的仪式感呢?我们先看一下蒙台梭利教育是如何做的。
蒙台梭利教学中有两个工作材料最能体现出仪式感,你发现了吗?
那就是,工作毯和托盘。
蒙氏教育中的工作毯,相当于教室中的课桌,其作用是划定个人的工作区域。
孩子们工作的时候,会被限定在一定的空间内,“你的工作是你的,我的工作是我的”,孩子们之间的工作不会互相干扰。
孩子们工作的时候,会先拿出工作毯,将教具放在工作毯上,一切准备就绪后,再进行工作练习。
满满的仪式感!
